○二菩萨十戒者加前五戒。六不自赞毁他。七不说在家出家菩萨过失。八不贪。九不嗔。十不谤三宝(此十戒名无尽戒者。婆沙云。菩萨尸罗无我我所离一切所得灭诸戏论故名无尽)。
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梵语 kusumamālā,音译俱苏摩摩罗;西藏语 me-tog-gi phrev-ba。即以丝缀花,结于颈项,或装饰于身上。此为印度风...又名般舟三昧,因此三昧于成就时可以见到十方诸佛立于其前,故名。...梵语 sajsāra,或 jāti-marana。音译作缮摩末剌諵、阇提末剌諵。又作轮回。谓依业因而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术语)无表色之异名。色法之中有无表色,由受戒所生。旧译为无作色或无教色。是虽属于色法,然如香味而无形质,故...【善知心灭】 p1143 瑜伽七十七卷十八页云:云何善知心减?谓如实知彼所对治相及麁重所杂染心,彼衰退时,彼损减时...无漏界者,诸漏永尽,非漏随增,性净圆明,故名无漏。界是藏义,此中含容无边希有大功德故。或是因义,能生五乘世出...(术语)新云无寻无伺三摩地。三三昧之一。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二禅。乃至灭受想定,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白白异熟业所感果】 p0520 瑜伽九十五卷十八页云:如是一类,造作增长白白异熟业已;由此业故;生在五趣生死诸业...【摄散归观支】 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十支论’之一,即《分别瑜伽论》,此论中土未译。参阅‘十支论’条。...(植物)Padma,又作钵特忙,钵弩摩,波头摩,钵纳摩,波昙,波昙摩,钵昙摩。赤莲华也。玄应音义三曰:波昙,又云...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作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正论经、王法正论经、政论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系佛陀为优填王开...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
世尊!怎样才能堪称大丈夫呢? 有一位比丘向佛陀请教:世尊!您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告诫我们:出家比丘都要誓做大丈夫...
我们好多过去的父母等我们救度。一子得道,九族升天。你信了佛之后,你的父母、六亲、眷属,无穷无尽,盼望你救度,...
慧远大师身上有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就是持戒精严,尊重戒律。 第二对于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往情深。他的老师...
出生的时候,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天真无邪,我们开心快乐。年复一年,随着我们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却越来越不知...
我们布施为什么会有福报?这个福报是从什么地方来?诸位有没有想到这个问题? 从《楞严经》称性起修的角度,我们的...我从小就是没有福报的人,一生皆在逆境中度过。 由于福报不够多,以致于缺少宽宏大量的心,偶尔也会对人悭吝或与人...在当今人类的贪欲急剧膨胀的时代,为了获取名利造妄语业非常普遍而严重。 在商界,不法商人不择手段地吹嘘夸大商品...
当我们想要从痛苦当中得到解脱之前,我们一定要先知道为什么会有痛苦。从大乘佛法的因缘观来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
十戒
【释氏要览】
有二种。一沙弥十戒。僧祇律云。一离杀生。二离不与取。三离非梵行。四离妄语。五离饮酒。六离处高广大床。七离着华鬘璎珞涂身熏衣。八离作歌舞及往观听蓄种种乐器。九离蓄金银钱宝。十离非时食
上篇:少欲知足 | 下篇:师 |
【下】 p0236 成业论二页云:卽于和合诸聚色中,见中坳凹,便起下觉。...
华鬘
佛立三昧
生死
假色
善知心灭
无漏界
无觉无观三昧
白白异熟业所感果
摄散归观支
钵头摩
佛为优填王说经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吉祥经

佛陀说做到这四个标准,你就是「大丈夫」

你跟哪部经有缘,对你机就是好的

慧远大师示现的三个修行特点

卸下你沉重的包袱吧

为什么布施会有福报
用佛法来补福报
剖析现代社会造妄语业之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