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譬喻)无知之人见果而不求因,如犬追块而不逐投之之人。淫槃经二十五曰:一切凡夫,惟观于果,不观因缘,如犬逐块...何等住不动阿罗汉?谓钝根性,若游散若不游散,皆能不退现法乐住,亦不能练根。...(菩萨)Bhadrapāla,又作颰陂陀。贤护菩萨之梵名,颰陀婆罗之略称。...(术语)本门十妙之一。谓于本时常住本寂之涅槃不可思议也。...【先陀婆】 此云石盐,其香似之,因以为名。华严云:兜率天中,有香名先陀婆。于一生所系菩萨座前,烧其一圆,...(物名)生事故或异见时,欲计算两方人员,使各人捉筹而行投票,以票数而知人数。其筹以竹与纸片等作之。释氏要览下...【鼻识】 是八识心王中的前五识之一,以鼻根为所依,以香境为所缘,随根而立名,而名鼻识,产生对香境的了别作用。...转,指运动;变,指改易。谓外道不了法从缘生,本无自性,一切境界,起灭唯心,而妄计有无,遂成邪执。据楞伽经卷三...(杂语)人之精神气力也。药师经曰:无有非人夺其精气。...(物名)或以譬弥陀之名号。或以表文殊之智。三千佛名经上曰:罪绳系心,经九百劫,难解难脱,唯在佛名猛利剑耳,必...【波罗蜜多释名】 p0792 摄论二卷二十四页云:复次此诸波罗蜜多训释名言、云何可见?于诸世间声闻独觉施等善根...佛说盂兰盆经...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大学毕业前,我觉得堂堂大学生,做一个公司的文秘,应该绰绰有余。正好我们几个大学生毕业前到一家公司实习,公司安...
我们中国汉地修的禅定,都是修的祖师禅,问念佛是谁,直接消灭我执,找真我。这就是真如实相观。修真如实相,必须是...
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这是佛学经典中间的一句话,事实上能终生守护一个信仰的人并不多,能在从一而终的道...
生死苦海,唯佛法可度;诸法门中,唯净土为最。生而为人,有幸听闻佛法,特别是仰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往生西方极乐世...所谓素食,不仅仅是不吃肉而已,而且连葱、洋葱、韭菜、大蒜和蒜头等蔬菜也不吃。为什么呢?《首楞严经》里有这么一...
明朝沈槐庭居士,潭州人,少年失学,不能穷究佛经,畅谈谛理。人们都认为他很差劲,没有什么智慧而忽视他。 有一天...一切佛都具有十大名号,又称如来十号、十种通号。出自《佛说十号经》,历代祖师所阐述,皆依此经义。此十号为: (一...这两句话实际上是两句教人如何立身处世的话。 第一句,群处守住嘴。是要人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语言。有...
立坛始
【释氏要览】
西天祇园。比丘楼至请佛立坛。为比丘受戒如来于园外院东南。置一坛。此为始也。此土当宋元嘉七年庚午。天竺僧求那跋摩(梁云功德铠)至扬都南林寺前竹园立坛。为比丘受戒为始也。今称方等坛者。僧史略云。盖以戒坛本出小乘教。小乘教中。应人僧界法一一如律。若片乖违。则受者不得戒临坛人犯罪。今方等法。是大乘教。即不枸根缺缘差。但发大心。领纳即得戒。可谓广大平等周遍矣。故称方等。或名甘露坛者。甘露即喻涅槃也。戒为入涅槃初门故。从果彰名也。今言坛场非一也。坛则出地立基。场则除地令平。今有混称。盖误(要知坛式请看图经)。
上篇:立塔 | 下篇:立雪 |
【自性分别】 p0598 瑜伽三十六卷二十一页云:云何名为自性分别?谓于一切色等想事,分别色等种种自性,所有寻...
犬逐块
住不动阿罗汉
跋陂
本涅槃妙
先陀婆
行筹
鼻识
九种转变
精气
利剑
波罗蜜多释名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职场从「倒水」开始

把地藏圣号念好了,这些法就都会了

专访觉光长老:一生出家皆因前世缘

百万佛号闭关体会
为什么不能吃葱、蒜、韭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