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术语)于大乘之法,立一切众生悉皆成佛上,有二种之别。生得成佛者。言众生之心性清净。自可成佛也。修得成佛者。...(术语)教人开蒙化恶也。法华经序品曰:是诸八王子,妙光所开化。无量寿经上曰:入众言音,开化一切。...指藉问答以显扬教义。又作论议、讲论、法问、问答。其目的在显明真理俾使对方了解论理,其论义方式一般用因明法,即...唐代之佛教社团。长庆二年(822),杭州龙兴寺南操邀请灵隐寺道峰讲说华严经。南操听闻华藏世界品而心生欢喜,故发...巴利语 nahāna-kotthaka。大众行洗浴之所。又作浴堂、温室(巴 jantāghara)、汤屋。五分律卷二十六载僧房设浴室...为“随他权教”之对称。实教,谓真实究竟了义之教。佛陀随顺自意宣说内证真实之法,称为随自实教。如“一切众生悉有...(人名)维摩诘之女。生未几,大如八岁,容姿端正。城内之人,争来求婚不止,月上女即告曰:我当自选其人。期日,会...【菩萨戒有三品别】 p1131 摄论三卷四页云:差别殊胜者:谓菩萨戒、有三品别。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恶之律仪。为“善律仪”之对称。又作不律仪、恶戒。即为自活或得利益而立誓行屠杀等业者所得之无表色。据俱舍论卷十...(杂名)寺院所属之田地山林也。...初禅 二禅 三禅 四禅 虚空处 识处 少处 非有想非无想处 灭受想定 次十六特胜。而辨通明禅。此禅竖深横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法华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被佛教界称为经中之王,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经的主要内容是以大量譬喻和丰...
净业持名四十八法之第三法端身持名,就是用持名念佛来摄护好我们的身业,就是练习在念佛堂有行走着念,有坐着念。坐...有一天,波斯匿王前往佛陀所在的精舍,顶礼佛陀之后向佛说道:世尊啊!有一位长者名叫摩诃南,家里非常有钱,几乎可...佛陀游化到一座城中,城主听到释迦牟尼佛入城,知道佛陀在各地说法,有很多人皈依,担心人民往后只听从佛陀的话而不...
贪、嗔、痴是三毒,能毒害我们的法身,杀害我们的慧命,使我们长劫轮回生死,不得出离。如果我们不断除贪、嗔、痴性...我相信命理,但我不相信在床脚钉四个铜钱就可以保证婚姻幸福、白首偕老。 我相信风水,但我不相信挂一个风铃、摆一...
【原文】 今果能以妄想心转为念佛,则念念断烦恼。若念念能断烦恼,则是念念出生死。果能以念佛之一念不移,一心不...
早晚功课,为亡人称名回向。森则按照普通丛林功课,每朔望早课完,礼祖时,将礼毕,有各代为生身父母,礼佛三拜,求...
诫
【释氏要览】
法苑云。今有浅学之人。自谓智出于众。起大憍慢。放诞形容。陵灭一切。笼罩天地。箕踞于师长之前。叱咤于尊者之侧。道本和合。恭顺为僧。既心貌乖返。岂成宝也。慎之哉。
上篇:接新到衣钵 | 下篇:金地 |
【四种能障断法】 p0452 瑜伽七十卷十二页云:复次有四种能障断法。一、无厌离。二、智未熟。三、散乱。四、沉下。...
大乘二种成佛
开化
论义
华严社
浴室
随自实教
月上女
菩萨戒有三品别
恶律仪
寺领
通明禅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法华经》中的七种比喻

一句弥陀三业皆摄,此生成就利益一切
真正明智的富贵之人
最上等的供养

修行重在断除贪嗔痴三毒
我相信...我不相信...

念佛是以净想转染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