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佛名)成正觉后之佛名。是为于因位积功德之结果名号,故曰果。弥陀经元照疏曰:万行圆修,最胜独推于果号。...【掉举恶作四句分别】 p1016 发智论二卷九页云:诸心有掉举,彼心恶作相应耶?答:应作四句。有心有掉举、非恶作相...亦名:二部僧得施法 子题:僧得施 随机羯磨·诸分衣法篇:“二部僧得施法。时有住处二部僧,多得可分衣物。时比丘僧...(杂语)译曰治疗。唯识述记六末曰:职吉蹉Dikitsā是治疗义,毗职吉蹉Vicikisā是疑义。...佛教传播到每一个地区以后,由于受到当地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形式和内容都有相应的变化,形成许多宗派。 ...(1071~1129)宋代净土宗僧。霅川(浙江吴兴)人,俗姓莫。幼年出家,依慈辨习天台一心三观之旨。后兴办净土道场,...(故事)佛成道后三七日间,观树经行,思惟如何说妙法化度众生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于三七...又作下地粗苦障。乃“上地静妙离”之对称。属无间道之三行相。指行者在三界九地,以有漏智断修惑时,厌下地欣上地所...【皮变异生】 p0534 瑜伽二卷四页云:皮变异生者:谓由宿业因,如前说;及由其母多习淫欲现在缘故;令彼胎藏,或癣...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名为...(书名)七卷,附别记一卷,唐释法藏撰。据清杨文会言:藏内贤首疏五卷,圭峰删削颇多,人皆病其割裂。近年求得古逸...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准提咒持诵仪轨...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
障碍,我们修行的障碍,一般说是愿消三障诸烦恼。三障是惑障、业障和报障。 惑障,又包括烦恼障和所知障。 烦恼障是...
有一些人虽然学佛很久,但是时常都还强调自己的个性是怎样,自己一向都习惯怎样怎样,都不习惯如何如何。 什么叫做...问: 如果说身口意念佛号,但都不能打住妄想,这样带有妄想的佛号,是否也算在积集求生净土的资粮? 净界法师答: ...在您的印象中,也许屠宰场只是一个把动物变成肉的地方,但是如果您有机会到这个人间地狱去走一趟,您可能会大惊失色...
我们每一个有情众生,在内心的深处都有一种天生的本能,那就是离苦得乐。为什么我们会努力地学习,为什么要辛苦地工...
第一个,爱重。 这是对六度的功德特别的爱乐珍重。这个是偏重在自利。我希望离苦得乐,谁能帮助我呢?就是六度能够...
问:同样杀一只蚂蚁,果报有可能堕到地狱,也有可能只是堕到饿鬼、畜生道。这是为什么? 答:今略述起罪必约三性而...
就五戒来说,数字虽小,分量很重。在家出家,如能守持五戒,可以称为清净居士,清净比丘,而且能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用外书治佛经
【释氏要览】
四分云。勇猛比丘白佛。欲以世间言论。修治佛经。佛言癡人以外道言论。欲杂糅佛经。乃是毁损。
上篇:欲 | 下篇:欲界 |
于禅刹中,住持、首座等为点检而巡视僧堂。敕修百丈清规卷五坐禅条(大四八·一一四二下):“首座圣僧前烧香巡堂,...
果号
掉举恶作四句分别
檀越施二部僧得施法
职吉蹉
佛教派系
齐玉
三七日思惟
下地粗苦障
皮变异生
十八界
起信论义记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惑障、业障和报障

【推荐】佛是教我们开发佛性,而不是强调个性
带有妄想的佛号,是否也算净土资粮
亲历动物屠宰现场

为何世俗的快乐会带动生死轮回的痛苦

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修六度

造同样的罪业,受的果报为何会有轻重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