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术语)厌背生死安住于涅槃之念也。瑜伽论记六下曰:念求出世违背生死,故言背念所背生死之心,安住无漏涅槃之念。...【安住具戒】 p0625 瑜伽二十二卷二页云:云何名为安住具戒?谓于所受学所有学处,不亏身业,不亏语业;无缺无...为天台宗所说“法华本门”之利益。道,指中道之智;生,指变易生死。增道损生,即谓中道之智渐次增进,而变易生死随...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精进增上三摩地】 p1274 瑜伽九十八卷六页云:复有苾刍、如所闻法,如所得法,起大功用,发大精进。或正为他宣说...(名数)一窣罗Surā,以食制之者。二迷丽耶,以余物制之者。三末陀Madya,前二种之未熟已坏而使人醉者。俱舍论十四...论多所作法者,谓略有三种,将兴论端定所须法。何等为三?一善达自他宗,由此堪能遍兴谈论遍于言事而兴论故。二无畏...【尼萨耆】 出要律仪,旧翻舍堕。声论:尼翻为尽,萨耆为舍。四分:僧有百二十种,分取三十。因财事生,犯贪慢...以六度、四摄法等菩萨行,增长众生善根,此种外缘、助缘即称为行缘。(参阅“六波罗蜜”1273、“四摄法”1853) p2...(一)为“不增长业”之对称。系就故思业(故意造作之身、语业)中的恶业而言。谓由自己的妄见及贪、瞋等不善根之心所...为梵语 pāni 之音译。意译作手掌。大日经疏卷一(大三九·五八二上):“十九金刚手秘密主者,梵云播尼,即是手掌...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晚课蒙山施食仪...
面对今日社会种种纷诤、不安、惶惑等乱象,我们要如何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呢?其实,世间的事情都是相对的,可...
光绪皇帝的亲生父亲醇亲王曾写过一副对联,祸福观念非常透彻: 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 若问此理是若何?...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再美丽的人也有些地方缺憾,若是十全十美就变成了天仙仙女了。心里上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再...
在极乐世界,所有的资生用具应有尽有。不仅衣服应念而至,饮食房屋、卧具也是应念即至。 想要吃饭的时候,七宝钵器...问: 一门深入和深入经藏是否矛盾,我们到底应该一门深入还是应该深入经藏?请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答: 一门深入是...今天谈的题目是临终助念往生。学佛的人特别是修净土的人,都希望临终能够念佛往生。那么要怎样才能作到呢?就不能不...
大悲观音像赞 我闻大士本无住。但在众生心想中。众生既即大士心。如何颠倒若不见。若言大士心颠倒。如何能化颠倒人...
通过十二因缘流转门,我们了解了生命轮回的真相。那要截断十二因缘这样环环相扣的循环、对治烦恼、灭除苦果、证悟本...
修饰画像
【释氏要览】
根本目得伽论云。佛言若佛形像。泥塑亏损。苾刍生疑。不敢修饰。佛言或增大。或可相似。随意而作诸彩画壁。不分明者。应可拂除。更为新画。
上篇:修罗因 | 下篇:熏戒种子 |
(故事)慧可大师,自断左臂,置于祖师之前也。见传灯录四达磨章。...
背念
安住具戒
增道损生
三摩地
精进增上三摩地
酒有三类
论多所作法
尼萨耆
行缘
增长业
播尼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转纷诤为正义.化戾气为祥和

古人的祸福观:过分求福反得祸
为妇换鼻

在极乐世界,所有资生用具应念即至
应该一门深入还是深入经藏
昌臻法师《临终助念往生》

憨山大师《观音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