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人名)赵宋潭州石霜山慈明禅师,名楚圆,嗣汾阳昭,临济六世之孙也。见稽古略。...【诃摈】 p1186 瑜伽八十四卷三页云:诃摈者:观彼实过,以无恚心,发自言音,开示诃责。...(术语)生即无生,无生即生。是诸部般若之所说。三论宗之极意也。俗谛谓为生。真谛谓为无生。然俗谛之生无实生,是...【一切种静虑】 p0008 瑜伽四十三卷三页云:云何菩萨一切种静虑?谓此静虑,六种、七种,总十三种。言六种者,...全一卷。撰者不详。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一册。分坐禅、入室、请益因缘、沙弥戒文、训童行、劝坛信等五十余项,为初入禅...(界名)梵名毗留博叉。四天王天之一。又十二天之一。十六善神之一。又名西方天。住须弥山西面半腹。常以净天眼观察...(经名)一卷,失译。佛在祇园入城乞食,教化长者法志之妻及其下婢,皆使转男子得道记。...解释经典方法之一,即提出诸法之体。乃为建立某种主张而使其主要内容清楚明确之方法。体,体质或体性之意。即解释经...(1025~1072)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湖南衡阳人,俗姓周(一作葛)。二十岁依茶陵仁郁得度,后至诸方参学。于杨岐方...子题:四重戒随毁一重诸余戒分用则无力、根本戒、四根本三乘依住、四处得死 行事钞·篇聚名报篇:“明了论解,此四...(术语)又云舍吒迦。又云涅槃僧。译作内衣,裙。玄应音义十五曰:舍勒,此译云衣,或言内衣也。所量轻重仪下曰:舍...八大人觉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五...
信愿这两个字,对于我们现在的众生来说,也不是很容易的。 首先至心,至心就是至诚心,念佛求生净土这桩事情,厌离...生命中总有着太多太多的羁绊,无法抗拒,唯有学会承受,才能从容面对,才能微笑着迎接人生中的所有挑战! 一直在告...
【原文】 每日功课回向,一一当与法界众生。若此功课为此,彼功课为彼,亦非不可。然必又有普回向之愿,方为与三种...
有一些修行者被障碍在法执上,以至生生世世不能解脱。法执的表现一般都是执着乃至停留在对经论的研究上,整天钻在经...
唐朝时,五台山有个僧,法号必救,德行好。阎罗王都很恭敬他。山下有个人,叫做王有相,有一天他梦见黑白无常跟他说...
如果你一天到晚都是意必固我,那就绝对你干不成任何事情,一干事情一定碰壁,因为你跟天道相违,惠迪吉,从逆凶 ,...冬夜严寒,一个乞丐颤抖着敲响容西禅师的屋门,哭着向他诉说自己的妻子儿女既缺冬衣,又少粮食。如果这样下去,不冻...
袈裟,梵语音译为迦沙曳,义译为不正、坏、浊、染等。因为佛教出家人所穿的法衣,避开青、黄、赤、白、黑五种正色,...
寺
【释氏要览】
华题也。释名曰寺。嗣也。谓治事者。相嗣续于其内也。故天子有九寺焉。后汉明帝永平十年丁卯佛法初至。有印度二僧摩腾法兰以白马驮经像。届洛阳。敕于鸿胪寺。安置(鸿胪即司宾寺也。胡广释云。鸿声也。胪传也。所以传声赞道九宾也。秦有典客。汉乃因之。至唐改为同文寺)。至十一年戊辰。敕于雍门外别建寺。以白马为名。即汉土佛寺始也。吴孙权立建初寺。为始也。
上篇:说者过罪 | 下篇:受用自体物福 |
(名数)一总相,二别相,三同相,四异相,五成相,六坏相也。就凡夫所见之事相上言之,事相各各隔碍,不具六相,若...
慈明
诃摈
生即无生
一切种静虑
入众须知
广目天
长者法志妻经
出体
守端
四重戒持毁得失
舍勒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真信切愿并不容易
在承受中锻炼和改变自己

每日的功课都应回向法界众生

修行必须破法执障

只要具足品德,鬼神都恭敬

违背天道而行,就会遭致灾殃
敬佛无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