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术语)如来之大智与大悲也。加以大定为三德。...指物之初起。又作发处。或指激扬鼓动他人。注维摩诘经卷二(大三八·三四四上):“欲令其显维摩诘辩才殊胜,发起众...【与善交通】 p1296 集异门论十七卷十二页云:云何名为与善交通?答:若于具信具戒多闻具舍具慧,随转随属,随顺不...禅宗公案名。全称洞山麻三斤。又称答麻三斤、麻三斤话、洞山佛麻三斤。即五代宋初云门宗洞山守初禅师显示尽大地无一...【我空法有】 此指‘我’为空无而‘法’为实有。此为小乘说一切有部等的主张。众生的肉体乃五蕴假合而成,故无常一...乃极乐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中,国土庄严十七种功德之一。略称所求满足功德。谓生于净土之众生,所愿求之一切,皆令彼等...(术语)五种供养之一。真言观行要览曰:苏悉经二(献食品)曰:略说献食,应用团根、长根、诸果、酥饼、油饼、诸羹...(杂名)佛菩萨圣众之会处,即净土也。般舟赞曰:一念之间入佛会。...【依界差别观趣入四念住】 p0773 瑜伽三十二卷十六页云:若于自身各别诸界、而起胜解;是名于内诸念住中住彼循...宋代禅僧大随元静对修行僧所示诫之十种因缘。即:(一)须笃信有“教外别传”之旨。(二)须了知有“教外别传”之因缘。...(名数)二种之断惑。缘缚断,不生断之称。...(印光大师校印本)...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
隋朝僧人释令休,隶籍河南,平日里很乐于四处寻访胜迹,遍历了四大名山。他素来听说清凉山上,文殊菩萨的事迹灵感异...
彻悟心性 一五七五年,憨山大师三十岁。这年新春正月同妙峰大师从河东出发一起到五台山去,直至年底十二月十五日才...
曾经有一位商人,从出生地北天竺来到南天竺作买卖。停留在南方的时日愈来愈久,因缘际会下有人作媒,就在当地娶了一...(本文摘自《印光大师文钞》卷四) 悲哉众生!从无始来,轮回六道,流转四生,无救无归,无依无托,若失父之孤子,...朋友老丁送儿子去省城上大学,按理说要第二天才能回来,没想到当天下午他就回来了。他说只送儿子上了火车,然后自己...
遥指海东新月上,后世的禅宗,把祖师悟道的故事编集为指月录。佛在《楞严经》上说,一个人问月亮在那里?有人用手指...
穿皮草的人通常不会去想,动物是因为他们所穿的大衣、衣领或皮草饰边而死的。你可曾想过被囚禁在比自己身体大不了多...
一、 大道常在目前,虽在目前难睹。 若欲悟道真体,莫除声色言语。 言语即是大道,不假断除烦恼。 烦恼本来空寂,妄...
偏袒
【释氏要览】
天竺之仪也。此礼自曹魏世寝至今也。律云偏露右肩。即肉袒也。律云。一切供养。皆偏袒。示有便于执作也。亦如仲尼云。矩右袂便作事也(言一切供养即见佛礼佛及礼二师等)若入聚落俗舍。皆以袈裟通披之。
上篇:魔 | 下篇:论 |
摩诃衍有法与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何以故? 一、是心...
智悲
发起
与善交通
麻三斤
我空法有
一切所求满足功德
饮食供养
佛会
依界差别观趣入四念住
元静十门
二断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令休法师五台山求见文殊大士

憨山大师彻悟心性的故事

积习难调难伏
印光大师:为在家弟子略说三皈五戒十善义
人要自己行走才会真正成长

众生易度人难度,宁度众生不度人

皮草行业的真面目:穿皮草的人通常不会去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