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术语)谓如来之法身,湛然常住也。金刚经曰: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起信论义记上曰:非生非灭,...全称天台五小部。指天台智顗之撰述中,小帙之五部书。为“三大部”之对称。即:(一)金光明经玄义二卷,略称光明玄。...云何染污?几是染污?为何义故观染污耶?谓不善及有覆无记法,是染污义。有覆无记者,谓遍行意相应烦恼等,及色无色...为密教行者受持某尊之印明(印契、真言)的灌顶。亦即大日经秘密漫荼罗品所谓之五种三昧耶之第三,为得弟子位之灌顶...谓至宝之明镜,乃镜之美称。于密教中常作为供养物或庄严道场之用。陀罗尼集经卷三所列二十一种供物中,第十八物即为...掺入香料之汤水,称为香汤,用此以洗净身体。古来四月八日佛诞日,即以香汤灌沐佛像,古时用五色香水,后则以甘草及...谓他摄受有情无情。诸资生具。不舍不弃。不惠不施。...【不可思议】 又作不思议。指不可思虑言说之境界。主要系用以形容诸佛菩萨觉悟之境地,与智慧、神通力之奥妙。俗谓...【何故求闻正法】 p0706 瑜伽三十八卷十五页云:菩萨何故求闻正法?谓诸菩萨求内明时;为正修行法随法行;为广...(譬喻)妄念鼓动,譬之于风。性灵集八曰:一念妄风鼓波涛。...(流派)密教之总名也。又别谓密教中之大日宗。大日经所说胎藏部之真言是也。以与金刚部之金刚顶宗相对。菩提心论心...(嘉兴藏流通本)...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十小咒...
谈到自然造化的法则,有时候你深信因果到这个程度,才会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自然造化的因果,我们可以举个例子:阎...
一、学法,第一步要树立正知正见 闻慧,闻到了之后要去消化,好好思惟。思惟的时候要依靠参考资料,要依靠大众的智...
学佛,末法时期很乱,大家要用心简别邪正。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有人说,我学佛不为了生死,那是糊涂蛋!药师偈明明说...
原文: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为第一。食肉之人,虽不自杀,亦难免杀业。以非杀无肉故,以钱雇人代杀故。...序 「因果报应」是中国社会里所熟悉的观念,每遇善人沉冤得雪、家有余庆;恶人恶贯满盈、终得制裁之时,人们多有「...
一日,佛源老和尚对僧人说:某某下面那房子可以住人啊。 僧:他们说那里风水不好! 源公:什么? 僧:那里风水不好...
这是从《印光大师文钞》里摘下来的开示净业学人日常如何修行净土的教言。这里简单做个解释: 【既有真信切愿,当修...
【原文】 龙眼 宗伯陆公①寿九十七而嗜龙眼,龙眼遂价贵一方。又吾乡一老叟,寿逾宗伯六载而嗜蒸豚。二老母,一嗜米...
律虎
【释氏要览】
隋高僧法愿。大明律藏。词辩高亮。彭亨难敌。号律虎。
上篇:六聚 | 下篇:律名始 |
(杂名)犹大禅师之德称也。祖庭事苑曰:禅宗有二大禅佛:一名景通嗣仰山,一名智通嗣归宗常。...
无去无来
五小部
染污
受明灌顶
宝镜
香汤
不与
不可思议
何故求闻正法
妄风
瑜伽宗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举心动念行为造作,举头三尺有神明

学法第一步要树立正知正见

学佛不为了生死,那是糊涂蛋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为第一
杀生业报因果实录

他们说那里「风水」不好

日常如何修行净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