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亦名:成毁出家罪福 资持记·释沙弥篇:“(出家功德经),阿难问佛,若有人放人出家,若自出家,得几所福?若人毁...(寺名)湖广通志七十八曰:黄州府黄梅县,东禅寺在黄梅县西南一里。名胜志曰:东禅寺号莲华寺,乃五祖传衣钵于六祖...梵语 paca-āvarabhāgīya-sajyojanāni。指顺益下分界之五种结惑。乃对五上分结而立五下分结。全称五顺下分结。略...【六现观自性非自性分别】 p0313 瑜伽七十一卷七页云:问:此诸现观、由如是名,由如是言,所安立故;当言是彼自性...指小乘之教理。以其理偏于空,故法门狭小,就大乘教义之立场而言,称为偏小。止观大意(大四六·四六○中):“如是...指卸下袈裟。即将袈裟自肩头取下,先横向折八折,其后纵向折二折,复以有环扣之面在内,搭挂于左臂上。因将肩上之衣...(杂语)禅家之僧,坐禅之僧。...(术语)明者神明,冥者冥官也。又如龙畜为可见之众类,谓之明。如阎魔王,诸天鬼神为不可见之众类,谓之冥。性灵集...(名数)初地为种子,二地为芽,三地为疱,四地为叶,五地为花,六地为果,七地为受用种子,八地为为无畏依,所谓果...(印明)交腕而作外缚五股印。或于左腕上置右腕,合手之脊而交中指,大指小指无名指各寄附而立之,是即莲华部之五股...止持和作持。止持是持此戒以止恶,亦即诸恶莫作之意;作持是持此戒以作善,亦即众善奉行之意。此止持与作持二门,可...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每一个人都会贪生怕死,只可惜当我们正在呱呱落地之时,便已开始一步一步迈向死亡的旅程。很多人自以为还很年轻,其...英国王室在伦敦为印度当地的领袖举办一场宴会,宴会进行很顺利,当最后一道餐点结束时,侍者为每人端来一盘洗手水,...
十法界是怎么分立的?大家的心都是清净本然,都是具足万法,为什么开显出十法界呢?因为迷悟的不同。 迷得最深的就...
1.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卷第十二 东晋 天竺三藏 帛尸梨蜜多罗 译 2.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 隋 天竺 三藏 达摩笈...
今日我们很幸运,得遇地藏愿王,愿力最大,能满众生之愿,为我们成佛助缘。所以我们要至心归依地藏菩萨。皈依之后,...问: 佛制定过午不食戒,有何好处?修行到何种境界,才可持过午不食戒? 如本法师答: 过午不食的好处极多,是故佛...
这一念迷情妄动以后,产生了三种相续,所谓的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我们在这一科当中讲到世界的相续。这个...
在佛陀的戒律当中,讲到出家比丘,有五种邪命是不应该作的: (一)、诈现异相:这个出家师父现出很特殊的相状,比...
正等觉无畏
【阿毗达磨辞典】
正等觉无畏者,谓依止静虑由自利门,于一切种所知境界正等觉自称德号建立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法。如经言,我是正等觉者,设有世间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依法立难,或令忆念言,于是法非正等觉,我于是事正见无缘,以于此事正见无由故,得安隐住无怖无畏,自称我处大仙尊位,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转大梵轮,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所不能转。
上篇:遮止门 | 下篇:真如名为法界 |
(一)释迦之略称。释迦即释尊出生种族之名称。故皈依佛教之出家弟子称为释子,取释迦佛(释迦族出身之佛)之法孙之意...
出家成毁罪福
东禅寺
五下分结
六现观自性非自性分别
偏小
卸衣
禅僧
明冥
真言十地十心
五大尊根本印
二持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圣严法师《发愿》
懂得体贴他人的窘境

不要责怪妄想,要用佛法来引导它

药师经四译十二大愿文对照表

模写供养地藏像感得地藏菩萨化现
过午不食有何好处

为什么会有大海平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