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术语)智度论所明三智之一。学一切道法济度众生之菩萨智也。三谛中假谛之智也。...【摄事】 p1457 瑜伽八十五卷一页云:云何摄事?谓由三处,应知摄事。一者、素呾缆事,二者、毗奈耶事,三者、摩呾...(术语)此三者称为三学。戒者防身之恶。定者静心之散乱。慧者去惑证理也。五灯会元曰:法要有三:曰戒定慧。唐宣宗...禅林用语。比喻绝踪迹、断消息,即一去不返之意。盖“泥牛”一词,比喻思虑分别之作用。故以“泥牛入海”比喻正与偏...【二种师及弟子甚希奇法】 p0045 瑜伽九十六卷十二页云:于善说法毗柰耶中,略有二种师及弟子甚希奇法。一、平...(人名)Gautamī,巴Gotamī,新称乔答弥。旧称憍昙弥,俱昙弥。瞿昙姓之女声。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之称。嘉祥法华...(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五类护摩之仪轨不同:一息灾,二增益,三降伏,四钩召,五敬爱。有二本:一明藏所载,师...【俱成熟】 p0926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四页云:俱成熟者:谓具二种;若自成熟,若劝请他、令其成熟。...全一卷。唐代藏川所述。全称阎罗王授记四众逆修生七往生净土经。略称十王经、十王生七经、预修十王经。收于大正藏第...指法相宗对一切法之体性所判立之四种规范。又作四出体。系护法、最胜子、亲光等诸论师所说,而窥基亲闻于玄奘三藏者...中国佛教宗派。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对真实(相)和绝对真实(性)而得名。又因强调不许有心外独立之境,亦称唯...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家要时时反观内心:为什么走上修行之路?对佛法的信念是为什么而生起的?如果是因为美好的食物、漂亮的殿堂、别人...
四月九日下午一时,一行人又从台北出发,约经个把钟头,车行到土城乡,转爬弯曲的山路,汽车一档的吼声,声嘶力竭得...善导大师在《观经四贴疏》里讲:生死甚难厌,佛法复难欣。如果对生死大苦的认识不是很智慧,很清醒,纵使修行,结果...第一个字:清。 不是自己劳动所得不要,不要授人以把柄,让自己掌握在别人的掌股之间,避免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
我在十七岁的时候上山下乡,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和一些热血青年,我们在一起经常讨论的一件事情,就是说:人和畜生有...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 纯想,想的单...想悦己,你得先弄清楚究竟谁是你自己 也许你和我一样有过这种经验:一件起初看来会让自己开心的事,最后却反而让自...
有几位学生,见了我说道:师父,我们急切地希望学得快些、多学一些。随后又调皮地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今...
相续力
【阿毗达磨辞典】
相续力者有九种,命终心与自体爱相应,于三界中各令欲色无色界生相续,谓从欲界没还生欲界者,即以欲界自体爱相应命终心结生相续。若生色无色界者,即以色无色界自体爱相应命终心结生相续,如是从色无色界没。若即生彼若生余处,有六种心,如其所应尽当知。又此自体爱唯是俱生,不了所缘境,有覆无记性摄,而能分别我自体,生差别境界,由此势力诸异生辈,令无间中有相续,未离欲圣者亦尔,临命终时乃至未至不明了想位,其中能起此爱现行,然能了别,以对治力之所摄伏。已离欲圣者,对治力强故,虽未永断然此爱不复现行,彼由随眠势力令生相续中有,初相续剎那唯无覆无记,以是异熟摄故。从此已后或善或不善或无记,随其所应除彼没心,以中有没心常是染污,犹如死有生有相续心剎那,亦唯无覆无记。若诸菩萨愿力受生者,命终等心当知一切一向是善,已说因论生论等无间缘义。
上篇:想受灭解脱 | 下篇:想蕴 |
子题:比丘尼同开学悔 资持记释云:“初篇中, 同开学悔 。二篇分三:初标异。僧具三法;尼除覆藏,故云全无。僧但...
道种智
摄事
戒定慧
泥牛入海
二种师及弟子甚希奇法
憍昙弥
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
俱成熟
预修十王生七经
四重出体
法相宗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为什么走上修行之路

水果师--广钦老和尚
福报的陷阱
做人请牢记十个字

调伏自心需要善法的扶助

情感重的人为何会堕落
越能放下自己,你就越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