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术语)人之感官所感知之事物,认为实有,于此寄心夺心之谓也。...凡四卷。唐代道宣(596~667)撰于龙朔元年(661)。又作集合古今佛道论衡实录、古今佛道论、古今佛道论衡、佛道论...【定生喜乐】 p0808 瑜伽三十三卷十页云:所言定者,谓已获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为因,由此为缘,...(术语)四等之一。诸佛之言音为同等无二不增不减者。见楞伽经三。...凡十五卷。日本天台宗僧智周(1659~1743)撰。收录天台教义要论二○七题,包括:(一)宗要九十四题,有二佛并出、应...(行事)佛弟子目连尊者,见其母堕饿鬼道,受倒悬之苦。问救法于佛。佛教于每年七月十五日(僧安居竟之日),以百种...资持记·释钞序:“僧祐,梁朝人,即[道宣]祖师前身。[昙瑗、僧祐]二师并先学十诵,后传四分;未详撰述。”(事...(术语)檀为梵语,译曰施。是梵汉双举之熟语。...(术语)荆溪尊者释法华玄义所明之本迹十妙,立十种不二门,归结之于一念之心,以示观法大纲,发其深意。今以其本迹...亦名:衣缠颈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六群以衣缠颈入白衣舍。居士嫌言,如居士长者种。比丘举过,...(公案)又作赵州狗子,赵州无字。赵州从谂寄托狗子佛性打破有无之执见也。五灯会元第四曰: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念佛一法,切切不可看轻,乃是最简单、最圆妙之无上法门。可谓大陀罗尼(译大总持)门,能总一切法,能持无量义。释...
如果说禅真正有门可入,那个门也仅仅是个方便,禅本来就是一个铜墙铁壁,无门可入。所以人家问赵州和尚狗子有没有佛...有人在禅七中不断地哭泣而无法打坐,他说:我不能打坐,我要回家了! 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像我这么坏的人还能修行...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我们判定一个人到底是不是一个大乘的菩萨,关键点不在于他造了善业或造了罪业,...美国一次舆论测验,有一题为你认为人一辈子最重要、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许多人认为,能够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从...
我们是有罪,所以才来轮回,这是事实。但是有罪,有些人进步很快,有些人进步很慢,方法有问题。你看有些人他烦恼很...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摩竭国中,有一位长者生了一个儿子,相貌端庄,人见人爱。孩子出生的当天,...
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跟娑婆世界都有一种招感,就是一种感应,或者说一种磁场的吸引力。你的磁场吸引力越强,就说...
五相差别
【阿毗达磨辞典】
五相差别者,谓清净等五相差别,一清净差别,谓永断一切烦恼并习气故。二圆净差别,谓遍修治佛净土故。三身差别,谓法身圆满故。四受用差别,谓一切时处大集会与诸菩萨受用种种大法乐故。五业差别,谓随其所应起种种变化,遍于十方无量无边诸世界中作诸佛事故。
上篇:系得 | 下篇:现在 |
(物名)密教之修法,由洒水器取水散之者。本束生茅而作之,后世以梅木换之。大日经疏二十曰:洒水谓阏伽水也。阏伽...
有想执着
集古今佛道论衡
定生喜乐
语等
台宗二百题
盂兰盆会
僧祐律师
檀施
十不二门
衣缠颈白衣舍戒缘起
狗子佛性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佛遗教经

一念佛名,能净身口意三业

入禅之门第二讲:达摩禅法
圣严法师《从火坑里跑出来》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做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无量劫来造了那么多罪业,为何还能往生净土

象护比丘以何因缘感得金象相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