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又作学者、学人。指从师受业之人。于禅宗指学道修禅者。与学生、弟子、门人等语意相同。[俱舍论卷一、大乘法苑义林...日本宗派名。其主旨以修持咒法,证得神验为本义,故强调跋涉山林,苦修练行。役小角为开祖,其后有泰澄、法道等,均...二乘人所证得的涅槃境界。...(堂塔)又作雁堂。佛堂之异名。善见律十曰:高阁讲堂者,于大林作堂,堂形如雁子,一切具足,为佛作此堂也。...【无间心】 p1054 瑜伽七十七卷三页云:云何无间心?善男子!谓缘彼影像心奢摩他所缘。...(杂语)落于下贱之意。碧岩三十四则曰:云门云:此语皆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谈。同评唱曰:若是出草之谈,则不恁么...子题:僧尼二律下三众通结吉罗、沙弥威仪进止律制同僧唯罪结一品、大小持戒犍度、杂犍度 行事钞·沙弥别行篇:“四...为“识变六无为”之对称。六无为乃由一真如之义而立名,真如本非言诠所及,故依真如而立言诠之六无为即称依如六无为...(术语)显体为名,名彰于外而号令于天下为号。名与号其体一也。此名号之目,虽通于诸佛诸菩萨。然以指弥陀之名号即...【安住相】 p0625 瑜伽十一卷二十一页云:云何安住相?谓四识住。卽识随色住等,如经广说。此所思惟,名安住相...《僧祇律》,具云《摩诃僧祇律》,即大众部所传的广律,四十卷,东晋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 大众部戒律的传来,...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楞严咒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我们身为一个修行者,经常会注意自己内心的状态,很快你就知道内心当中,有二种重要的功能:一个是妄想的功能,一个...
龙树菩萨对我们一代时教的判教,判为难行道和易行道。靠自力修行了生脱死得阿鞞跋致,就好像步行到达目的地,如蚂蚁...1.如果瞋心是凡夫的天性,则没有什么好瞋的,因为他的性格就是这样子,所以一个人对你瞋心的话,你为什么也生瞋?没...
净土法门有理有迹。理是内在的妙理,了知一切事相不出于这一念心。迹是外在所现的修行。说到净土妙理,就在日常起用...
诸位,从明天开始我们开始我们开始引导大家修习这个道法,我们必须让这个道法在心中生起来。但这个道法是什么,你要...宋朝有一将军曹翰,在讨伐南方的贼寇之后,路经庐山的圆通寺,寺僧因知曹翰的军队风纪不好,大家就吓得四散逃逸,只...【凡夫众生身口意三业以造罪,轮转三界,无有穷已。是故诸佛菩萨庄严身口意三业,用治众生虚诳三业也。云何用治?众...
刚开始先偏重点状的专注,怎么专注呢?一句弥陀念诵听,就是说,我们这个佛号在操作的过程当中,有三个重要的次第要...
无愧
【阿毗达磨辞典】
无愧者,贪瞋癡分,于诸过恶不羞他为体,业如无惭说。
上篇:无明结者 | 下篇:无上 |
【引彼空住】 p0377 瑜伽九十卷十八页云:引彼空住者:谓如有一、若行若住,如实了知烦恼有无。知有烦恼,便修断行...
学徒
修验道
寂然界
雁宇
无间心
落草
沙弥大僧持奉行同
依如六无为
名号
安住相
僧祇律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修行人有什么事情,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推荐】这么简易的法门,为何你却不修
【推荐】四十四招教你修忍辱

【推荐】行住坐卧中如何积累净土资粮

【推荐】是自己把痛苦扩大了
不知道
闻佛名号即得大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