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1、佛说法时听众共有四类,即 一、发起众,发起讲经的人; 二、当机众,听法就能获益的人; 三、影响众...(杂语)一昼夜十二时也。是我国之历法。若印度则为六时或八时。虚堂录曰:二六时中,抛三作两。应庵录曰:二六时中...(书名)为梵网经菩萨戒本疏之略称。十卷,唐贤首大师法藏撰。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下半品之疏也。天台贤首皆不疏上半品...(术语)大法之声能警醒人,故譬于螺贝。法华经序品曰:吹大法螺,击大法鼓。...何等无庄严故?谓慧解脱阿罗汉所有灭。何等有庄严故?谓俱分解脱三明六通阿罗汉等所有灭。...全称七夜待大事。于每月十七至二十三日中,以七夜之月各配以六观世音及大势至菩萨,每夜住各尊之三昧而礼拜,祈诸愿...谓凡夫不思精进,懈怠懒惰,沉溺于睡眠,为三欲或五欲之一。...(杂名)谓大内之道场也。内道场起于后魏。而得名在乎隋朝。炀帝以我为古。变革事多。改僧寺为道场。改道观为方坛。...梵语 vipāka。旧译为果报。音译为毗播迦。即依过去之善、恶而得果报之总称;盖谓果异于因而成熟。异熟有种种解释,...(经名)八卷,北凉昙无谶译。瑜伽论本地分中第十五菩萨地之异译。但缺第四持。...禅家洗浴圣僧像之法。安置僧堂中央之像,总称圣僧。然大小乘寺院所置之圣僧像互异,大乘之寺安置文殊,小乘则安置憍...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
天下事有定理,无定事,当以理定事,以事论理,俾合乎天理人情,则得之矣。孟子所谓,男女授受不亲为礼,谓嫂溺不援...
净土念佛法门它的特色,是一个他力门、果地教,也就是一般我们说的本尊相应法。既然是一个本尊所加被的法门,所以整...
僧不二将投师受戒。菩萨曰:惜哉惜哉!堂堂相貌,表表仪形,不知自反,计其所作与俗人无异。吾见汝身在此处,而神游...
过去有一位年轻人,这个年轻人他跟一个女孩谈恋爱,谈了三年,准备要结婚的时候呢,突然间这个女孩,嫁给另外一个男...
大家更要提起心念,抓紧用功。我昨天在妙吉寺也说:诵经和诵经是不同的。所以当你进法堂的时候,要能够想到为利益所...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又称竹林精舍),此时,大目犍连尊者就住在城外的耆阇崛山(或译灵鹫山)。...每一个人都会贪生怕死,只可惜当我们正在呱呱落地之时,便已开始一步一步迈向死亡的旅程。很多人自以为还很年轻,其...英国王室在伦敦为印度当地的领袖举办一场宴会,宴会进行很顺利,当最后一道餐点结束时,侍者为每人端来一盘洗手水,...
所取
【阿毗达磨辞典】
云何所取?几是所取?为何义故观所取耶?谓诸能取亦是所取,以眼根等意识所取故。或有所取非能取,谓唯是取所行义,唯者决定义,此言为简心所有法,一切皆是所取,为舍执着境界我故,观察所取。
上篇:随法行 | 下篇:随法行补特伽罗 |
【欲寻俱害】 p0986 大毗婆沙论四十四卷二页云:云何欲寻俱害?答:如有一类、起贪缠故;污夺他妻。彼夫觉已;遂于...
四众
二六时中
梵网戒疏
大法螺
无庄严
七夜待
睡眠欲
内寺
异熟
菩萨地持经
浴圣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念佛有什么规矩仪式和禁忌吗

修净土的人,不要修到最后像外道一样

持戒近善、转短命为长寿之法

走出心中的妄想,才能去受用弥陀的光明

提起心念,对治内心毛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