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术语)十地之圣者也,地前之三十位,谓之三贤,地上之十位,谓之十圣。...又名夏腊,或戒腊,即比丘受戒的年岁。比丘每年夏行三月安居,安居完毕,就是比丘的岁末,叫做法腊。...(术语)四十八愿中之第四十七愿。誓令他方国土之菩萨,闻弥陀之名号即住于不退转之位也。...谓种种色相之世界。据八十华严经卷十三光明觉品载,世尊坐于莲华藏狮子座上,十方大菩萨皆来谒佛所,诸如文殊、觉首...(一)位于江苏镇江东五公里大江中,为焦山名刹。焦山,又称樵山、谯山、浮玉山。传说后汉处士焦光隐居于此,现有焦仙...二种供养之一。以香华、珍宝等世间之财宝,供养诸佛菩萨。或以饮食、衣服、医药等物施惠他人。[集异门足论卷二] ...梵名 Marātha Bhāgavata。又作玛拉达巴克塔派(梵 Marātha Bhākta)。为印度教毗湿奴派(梵 Visnu)之支派。南...(名数)西域内外学者,必宜学习之处,有五明,故云五明处:一、声明Śabdavidya,明言语文字者(见声明顶)。二、...【财摄受】 p0942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二页云:财摄受者:谓于一切饮食等物有匮乏者,施与一切饮食等物。或于随顺...指僧侣所娶之妻。梵道、梵行等之本意,即指断除淫欲、戒行清净。又梵僧一词本指自印度或西域东来之僧人,亦指戒行清...(术语)十二部经之一。梵名阿浮陀达磨Adbhutadharma记佛菩萨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之经文也。华严疏钞二十一曰:阿浮...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问: 有人说往生西方比来世做人还容易,是否对? 大安法师答: 这个话是对的,这也不是有人说,这是印光大师说的。...人生的痛苦永远多于快乐。一个人的降生意味着痛苦的开始,而一个人生命的结束,则是痛苦的终结。人的一生,就是不断...
在中国佛学院,常对学生讲起古人的一句话: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志很重要,在勤修苦学之前,首先要志存高远。...
【原文】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圣一如。由迷悟之攸分,致升沈以迥别。大觉世尊,愍而哀之。示成正觉,...有一只狗,在树下休息,一阵风吹来,把树枝折断了,刚巧堕在它的背脊上。它就走开,到一个露天的地方去休息,长久地...
●金刚经教人修福修慧消业,是一部各方面都顾到的完善佛典,无怪乎佛在经中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慈悲的文殊菩萨,弟子迦罗越,恳请您现身加持,为弟子开大智慧。 迦罗越很想拥有像文殊菩萨一样的大智慧,所以,只...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遭遇到挫折和失败,情绪的平衡因此也会受到破坏,假如把什么都闷在心里,久而久之难免会得忧...
苦类智忍
【阿毗达磨辞典】
苦类智忍者,谓苦法智无间无漏慧生,于苦法智忍及苦法智各别内证,言后诸圣法皆是此种类。所以者何?由初二种若忍若智,是后一切学与无学圣法种类,从此彼得生故,是故无漏慧生各别内证缘此为境,言后诸圣法皆是此种类,是故名为苦类智忍。
上篇:老苦 | 下篇:老死 |
【六相】 p0294 瑜伽七十二卷九页云:复有六相。一、有相相。二、无相相。三、狭小相。四、广大相。五、无量相。六...
十圣
法腊
得不退转愿
种种色世界
普济寺
财供养
玛拉达薄伽梵塔派
五明
财摄受
梵嫂
未曾有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安法师:往生西方比来世做人还容易吗
有痛苦才能使意志更加坚强

有大企图心,也要做好眼前的事

《如来随机利生浅近论》白话译
狗和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