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书名)法华经品名。文殊菩萨问于五浊恶世安乐修行妙法之道。佛说身安乐行,口安乐行,意安乐行,誓愿安乐行之四种...(一)位于福建福清县城西十七公里处。又称南山。以盛产黄檗(其树皮可作药用与染料用)而得名。唐贞元五年(789),...【苏弗窒利】 此云善女。...乃药师十二誓愿中第七愿之语。愿文为(大一四·四五○上):“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药,无亲...【现量】 因明用语的三量之一,心识三量之一。量,为尺度之意,指知识来源、认识形式,及判断知识真伪的标准。现量...(人名)阿育王之女。...(譬渝)妙法犹如船。能载人度生死之海。心地观经一曰:善逝恒为妙法船,能截爱流超彼岸。...【法性通达】 p0761 显扬三卷一页云:七、法性通达。谓于系缚解脱无始世来诸行缘起,及彼寂灭真如法性,如实觉...位于河南省河南府(洛阳)。原系唐太宗旧宅。贞观六年(632)诏改为寺。十二年,以法护为寺主。大德至此者多,为东...据法华经安乐行品载,成就四安乐行之人,能于梦中感见五种好相,即:(一)梦见佛为众生说法。(二)梦见自己为众生说法...梵语 asthi-sajjā。又作想相生、骨想、枯骨想。为观法之一;即九想观(略称九想)中之骨想。观(梵 vipa?yanā),...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
蕅益大师的时代是在明末清初,他是我们莲宗的九祖,也是整个中国佛教史上非常杰出的一位祖师。他有一个字号就叫做西...问: 怎样才能做到临命终往生有把握? 慧律法师答: 第一,念佛念到晚上睡觉的时候,依然能够忆佛念佛,所有的梦境...
【原文】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须主助分明,则助亦归主。若泛泛然无所分别,一目视之,则主亦非主矣。准提大...第一集 1、世之变乱之由奚在乎?一言以蔽之,众生贪瞋之心所致而已。贪心随物质享受而激增,稍不遂,则竞争随之。...
将佛法融于生活可以从小的事情开始做起。 譬如:早上起床后,如果有佛堂的话,先点香、行礼、虔诚地祈祷佛菩萨等等...
人们穷尽一生珍爱自己的肉身,抹脂涂膏,百般呵护。同时又对异性美色孜孜追求,不折手段,至死不休。人们对美色的贪...
皈依若干年以后,因缘成熟了,要受持五戒。皈依三宝,只是种善根而已,算为佛教徒,然后你要进一步,你要想这个人身...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佛说无量寿经》 ...
福非福及与不动
【阿毗达磨辞典】
如契经说,无明缘行,若福非福及与不动。云何福及不动行缘无明生?有二种愚,一异熟果愚,二真实义愚,由异熟果愚故发非福行,由真实义愚故发福及不动行。
上篇:功德 | 下篇:功德圆满差别 |
【慧宝】 p1319 瑜伽八十三卷五页云:言慧宝者:于诸根中,慧最胜故。如末尼珠显发轮王,毗琉璃宝,令光净故。与彼...
安乐行品
黄檗山
苏弗窒利
一经其耳
现量
僧伽密多
妙法船
法性通达
天宫寺
梦感好相
白骨观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
怎样做到临命终往生有把握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
印光大师法语菁华

如何将佛法融入于生活

对治美色淫欲的《九相图》

受持五戒,修养道德都能得到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