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术语)食鸟兽鱼介之肉也。佛初于小乘教许食三种之净肉,后于大乘教,禁食一切肉,恐害菩萨之大悲心也。见涅槃经四...(譬喻)如来之教法譬之甘露之雨。涅槃经二曰:世尊我今身,有调牛良田。除去株杌,唯悕如来甘露法雨。法华经普门品...指大势至菩萨(梵名 Mahā-sthāma-prāpta)。大势至又译为得大势。阿弥陀三尊之一,侍于阿弥陀之右胁。主佛之智门...【和合思择】 p0798 无性释八卷二十一页云:和合思择者:谓总相观,缘一切法。由此观故;进趣转依。或转依已;...【恶口】 十恶业之一,即口出粗恶语毁訾他人。据《大乘义章》卷七载,言辞粗鄙,故视为恶;其恶从口而生,故称之为...乃四种授记之一。谓尚未发菩提心即授与成佛之预记。盖有众生往来五道,诸根猛利,好乐大法,虽然尚未发起菩提心,但...智、愿之合称,指佛果之智慧与因位之本愿。或指依智慧所发之大悲弘愿。往生礼赞偈(大四七·四四一上):“弥陀智愿...钵露罗,梵名 Bolor。北印度之古国名。又作钵卢勒国、波路国、布露国、勃律国、[孚*力]律国。位于迦湿弥罗国之北。...(杂语)Nāman,又作娜么,昙么。译曰名。俱舍光记五曰:梵云那摩,唐言名,是随义、归义、赴义、名义。谓随音声归...【五因断诸烦恼】 p0279 显扬三卷十九页云:复有五因,断诸烦恼。一、知彼体故。二、知彼事故。三、知彼过故。四、...(流派)阇伊那者梵音Jaina,亦曰耆那教。开祖曰若提子Jātiputra,其起原与佛殆为同时代而少早。其开宗之动机,亦...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
这地方有讲到一个观念:生命的转变,是来自于内心的转变!攀缘心,在《楞严经》讲到两个内涵: 第一个,是业力的问...问: 如已经怀了一个孩子,有百分之五十可能是残障的,没手或没脚,是否还应该将他生下来?将他生下来是否会使他遭...
原文: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固无论天人修罗鬼畜地狱,况男女贵贱,智愚贤否乎。其升沉六道,轮回不息者...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进者,令其精进;无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净者,速得清净...拜忏,又称为礼忏,就是礼拜诸佛菩萨,忏悔自己的一切罪业。 凡夫的言语行动,如果加以深切仔细考察,可以说经常都...
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时县宰严肃,偶挞一囚,血流满前,而怒犹未息,杨跪而宽解之。宰曰:怎...在佛陀时代,有一个生性倔强的外道,老实巴交地遵照他邪门儿师父的言教,在坟地里默修苦行。只见他大热天地,穿着又...
你要想成道,想断烦恼;你想精进,想多念念佛、多拜佛,可是身体不帮你忙你心里头想做,但是身体做不到。 例如说我...
处非处智力
【阿毗达磨辞典】
处非处智力者,谓依止静虑于一切种处非处智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法,一切种处非处智具足者,谓于一切种因非因智无著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
上篇:炽然 | 下篇:成就十法 |
(杂语)譬五障以云也。...
肉食
甘露法雨
得大势明王
和合思择
恶口
未发菩提心授记
智愿
钵露罗国
那摩
五因断诸烦恼
阇伊那教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楞严经》对治攀缘心的三道防线
【推荐】怀的是畸形胎儿,要不要生下来呢

徐母杨太夫人生西记

持诵楞严咒能灭一切罪
圣严法师《拜忏做什么?》

善人杨自惩的故事
定法与不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