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术语)老成宿德之人。临济录曰:有一老宿参师。名义集一曰:体毗履,此云老宿,他毗利此云宿德。...位于山西太原西南二十公里龙山上。为北齐天保七年(556),宏礼禅师创建。相传有二童子见此山石,俨似世尊,遂镌佛...【阿练若处】 p0776〕 去村五百弓名阿练若处。如色之分齐中说。...【成唯识论】 这是诠释唯识三十颂的论著,凡十卷,护法等十大论师各造释论,唐代玄奘三藏奉诏译,翻经沙门窥基笔受...(杂语)口毁曰呰。根本律曰:毁訾语者,谓于他人为毁辱事。...凡三卷。隋代阇那崛多译。又作四童子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系方等般泥洹经前六品之别译。内容叙述佛在俱尸那国力...【三解脱门】 p0195 瑜伽二十八卷三页云:复有三解脱门。一、空解脱门。二、无愿解脱门。三、无相解脱门。云何建立...(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四十六愿。使极乐之众生随意闻妙法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名数)断常之二边。【又】一、增益边,因缘所生之法,若分别推求,则本无自性,众生不之了固执之以为有,此名增益...济缘记·释忏法篇:“氍毹,兽毛所织。”(业疏记卷二二·三二·九)...凡二十二卷。又称皇宋大中祥符法宝录、祥符录、祥符法宝录。乃北宋杨亿等奉敕编。系录出北宋初至大中祥符四年(101...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念佛人静坐也须念佛。非外道只静坐而已。念佛行住坐卧都可念。行时声默随意。卧时宜心中默念,不宜出声。坐时切不可...
人在一生中往往有各种不同的遭遇,是祸是福、是苦或是乐;表面上看是命中注定,命运所使,不能改变,是好是坏皆父母...法界,是世界的别称;所不同的世界是有限的称呼,法界是无限的称呼。因为眼所见的,有形的东西叫做法,意所缘的无形...大藏经里面有段故事:在一个深山里面,有七个人志同道合,发愿修行,他们认为人生险恶,人在世间几十年时间,生命不...
过去我小的时候,我奶奶给我讲一个故事。讲什么故事呢?这个故事讲起来很有意义。因为奶奶没有文化,也是这样教育啊...人在生活中是否幸福、快乐、成功,很大程度上由心灵决定,由心灵的修炼程度决定。要想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快乐,...
托 指出家僧以手持钵,乞求布施。佛陀制定托钵,令出家众不得从事生计营业,亦不可蓄存财富物资,惟以延续色身、长...
在家居士,五欲浓厚,烦恼根深。日逐现行,交错于前。如沸汤滚滚,安能得一念清凉? 纵发心修行,难下手做工夫。有...
宝现观
【阿毗达磨辞典】
宝现观者,谓于佛证净于法证净于僧证净,由佛圣弟子于三宝所已得决定证清净信,谓薄伽梵是真正等觉者,法毗奈耶是真善妙说,圣弟子众是真净行者。
上篇:爱结 | 下篇:爱缘取 |
(譬喻)智慧能烧烦恼之薪,故喻以火。...
老宿
童子寺
阿练若处
成唯识论
毁呰
四童子三昧经
三解脱门
随意闻法愿
二边
氍毹
大中祥符法宝录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念佛人静坐也须念佛

人生的祸福来自于因果
佛教的十法界观
修行就是先苦后甘

不能得不义之财
修心要从八方面进行努力

僧人托钵行脚的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