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三卷。又作辩中边论疏、辨中边论述记。唐代窥基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本书为玄奘译之辩中边论现存唯一注释书。辩中边论另一译本为真谛译之中边分别论,其注释书有新罗元晓之中边分别论疏四卷(仅存卷三),元晓之疏与本书同为研究辩中边论或中边分别论不可或缺之资料。窥基著作此书时,曾对照三种梵本,而与真谛译本作严密之比较。 p687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法身略由三处应知依止】 p0766 摄论三卷十六页云:复次法身由几种处,应知依止?略由三处。一、由种种佛住依...(术语)起信论所说四觉之第二。菩萨于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三十位发类似真觉之智慧以制伏诸烦恼之位也。...梵语 dharma,巴利语 dhamma。为“昙摩”之略称。译作法。即指佛法。又唐代僧人之名,多冠以昙字,如昙鸾、昙曜等。...【识无边处定建立】 p1437 显扬二卷八页云:又如经说:超过一切虚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超过一切虚...亦名:卜术咒誓 子题:罗汉射事、咒誓、南无佛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四分,不得卖卜诵咒,处方治病等。由事容不实...西方极乐世界的别名。...(术语)异于他之说也。月上女经下曰:利益众生,无异说。瑜伽论释曰:就相随机,种种异说。物不迁论曰:群籍殊文,...云何疑盖?谓于佛法僧。及苦集灭道。生起疑惑。二分二路。犹豫疑箭。不决定。不究竟。不审决。非已一趣。非当一趣。...晋代僧。为晋代般若学六家七宗中“缘会宗”之代表人物。敦煌人。自幼即孤,年十六出家,师事于法兰。当时大德竺法护...苦以逼恼为义,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苦患之所逼恼,故名为苦。谓三界生死之果报,毕竟为苦患而无安乐之性,此理决...【真见道与相见道差别】 p0921 成唯识论九卷十页云:诸相见道、依真假说世第一法无间而生、及断随眠。非实如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楞严经五十阴魔章...夏天正是补肾时!很多人都有一个认识误区,以为到了秋冬之季才可以补肾。其实对身体的调理应该顺应四季变化,多考虑...
念佛一法,尤为断念方便之方便。不令他念而念佛,亦是转换一个念头。而念佛更视作观亲切,念佛则是净念,换一个清净...
一位还不到退休年纪的资深医生,因为医术非常高明,吸引了许多年轻的医生前来求教,并且主动要求投靠在他的门下。资...
1.生平 省庵大师(公元16861734年),讳实贤,字思齐,江苏常熟人,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大师自小就不吃荤腥,少年时...广恩禅师: 闭门绝食,念诵大悲咒。时值隆冬酷寒,霍氏的儿子在榛莽中获得二枚桃子,鲜洁可爱,献给法师吃下。从此...
由此因缘,平素不念佛人,临终善友开示,大家助念,亦可往生。常念佛人,临终若被无知眷属,预为揩身换衣,及问诸事...
当我们提起戒律这个名词,对现代讲究自由,很不喜欢受约束的人,最初听起来,很可能会觉得是老古板的一种束缚,或者...
我们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罪业生死凡夫。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中染心易炽,净德难成所作罪垢,无量无边这四句...
辩中边论述记
【佛光大辞典】
上篇:辩中边论 | 下篇:辩中边论颂 |
(修法)日蚀之时,为除灾厄而祈祷也。...
法身略由三处应知依止
相似觉
昙
识无边处定建立
比丘不得卜术咒誓
安乐国
异说
疑盖
于道邃
苦谛
真见道与相见道差别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夏天的5种补肾食物

当知念佛目的,必须归于无念

沟通和态度必不可缺

净宗十一祖-省庵大师
几位古大德的大悲咒感应

临终助念的重要性

了解戒律真正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