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宗所立十重唯识之一。谓八识皆相,无有自体,乃真如随缘显现者,其本性除本觉之如来藏外无他,故摄识相归于本觉之理,以成唯识之义。[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参阅“十重唯识”461) p684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不信】 p0316 瑜伽六十二卷一页云:云何不信?谓于佛法僧,心不清净;于苦集灭道,生不顺解。 二解 显扬一卷九页...指不滞于一处,表示自由自在之境界;犹如宝石,置于日光下,呈现种种色,青黄赤白等,无有定色。此系出自南本大般涅...(名数)善财童子于普贤菩萨所得十四等,是童子之入法界也。一普贤之圆因等,二诸佛之果满等,三刹等,四行等,五等...(712-802)唐时高僧,为净土宗第三代祖师,有至德,笃志净土,曾居衡山设教,从而化者万计,所居名般舟道坊,寂年...梵语 abhisamaya,巴利语同。意指现前之观境。(一)据俱舍宗言,在见道阶位以无漏智观四谛之境,此种观法称为圣谛现...(流派)佛教之一派。以普贤为初祖,主于念佛往生。晋慧远专倡净土法门,住庐山,结莲社,得一百二十三人。同愿往生...(名数)一、因力,宿世之善根力也。二、缘力,善智识之教诲力也。此因缘和合,能起行。三、意力,如理作意之力也。...大集贤护经云十种修三昧法: 一、摧折我慢 我即我见,慢即憍慢。谓修行之人,当先摧灭我慢之心,而于佛法僧三...(经名)有二本,一唐善无畏译,尊胜佛顶修瑜伽法仪轨,一卷,二不空译,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一卷。...亦名:转想 子题:律但结前心之罪、罪有无者约转想本迷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言转想者,(一,人物非人物想)初须...类似天眼、天耳之通力。乃饿鬼、畜生等起胜业所引之眼根、耳根,能见远色、闻远声。[俱舍论卷二十七] p2772...(印光大师校印本)...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维摩诘所说经...佛不着履,有三因缘: 一者,使行者少欲。 二者,现足下轮。 三者,令人见之欢喜。 佛行足,去地四寸,有三因缘: ...相隔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人民,素来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千百年来,两国人民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促进彼此之间的传统友...原文: 若正修净业时,倘达摩大师,忽现在前,乃曰:吾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汝但舍置念佛,吾即以此禅授汝。...我们来看看今生的生命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一定的过程。先看第一个,识。这个识是一个明了最微细的心识。 识为初入胎...我在观音寺认识一个师兄,曾经和我一起住过,40多岁时,就因病去世了,在集美医院。他是外地人,去世后亲人也不管他...完整人生的五个层次,第一生存,第二生意,第三生活,第四生命,第五生死。 人生的方向该往哪个地方走?第一个我们...明朝崇祯年间,安徽有个乞丐,因为下肢瘫痪,就双手代足,来讨饭。虽然乞丐了,但性情仍然刚强,被人辱骂,他就气愤...修七支供的目的: 人生在世要想使自己过得更好,最主要的是要增加自己的福德,许多人命运不好,烦恼多都是因为福气...
摄相归性唯识
【佛光大辞典】
上篇:释迦曼荼罗 | 下篇:摄相归性体 |
云何文善巧?谓善知训释文词故。云何词善巧?谓能善知我我所等世俗言词不深执着随顺说故。云何前际后际密意善巧?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