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入竺僧。陕西耀县人,俗姓王。居洛阳天寿院。乾德二年(964),宋太祖诏沙门三百人入天竺求舍利及贝多叶书,其时,师亦受荐入竺,历十三年,于开宝九年(976)归国,将所得之梵经、舍利等进呈太宗。太宗诏择名山修习,乃于四川峨眉山牛心筑庵居住,称牛心寺。师西域之行程,分见于该寺所藏涅槃经一函四十二卷各卷之末,其记事虽不详,然在地理方面仍属珍贵之资料。世寿八十四。其生卒年不详。 p677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非所断】 p0712 杂集论四卷八页云:云何非所断?几是非所断?为何义故,观非所断耶?谓诸无漏法,除决择分善...【内因外缘】 凡能直接产生结果的内在原因,称为内因;能间接助长结果形成的外在原因,称为外缘。故内因外缘又称作...梵语 ?amatha,巴利语 samatha,音译作奢摩他、舍摩他。又作止寂、等观。为禅定之另一称谓。即止息一切想念与思虑,...(书名)二卷,明释传灯述。其自叙缘起曰:惟念近日楞严正脉,大非天如禅师会解,因而波及天台。耳食之流,易为眩惑...梵语 pramuditā-bhūmi。音译作波牟提陀步弭。十地之初地;即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之第四十一位。又作极喜地、初欢...【十二种障】 p0114 瑜伽六十四卷十二页云:复次障者:有十二种。一、业障。谓作五无间业故。二、习气障。谓先数习...(杂语)邪僻不中于理之恶见也。如身等之五见是。俱舍论十八曰:就五僻见,说邪见重。...亦名:不挑钵中戒开缘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或有病,患食热开中令冷;若日时欲过;若命梵二难,疾刳中食...【真实智】 p0918 瑜伽十卷十七页云:云何以真实智?谓如学见迹、观甚深义。...以草木之大小喻显根性之不同。三草,即小药草、中药草、大药草;二木,即小树、大树。法华经药草喻品(大九·二○上...(杂语)思惟缘念也。金光明经上曰:入大寂空三昧,思缘放大光明。...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
供养三宝,供养时指定这些钱要做什么,一指定了它只能做这个他不知道这个因果。 在寺院上讲打油钱不能打醋,油很多...
有人预测我们可能会进入一个萧条时期,这个时期如果慢的话可能会持续好几年,所以我们最好做好节衣缩食的准备,当然...
我们前面讲到,当时穷子遇到父亲的心态叫做心怀恐怖,疾走而去。这个表示什么意思?心怀恐怖,疾走而去,这个穷子大...问: 是否存在舍报往生法,即舍去当生快速求生净土,在家人可以操作吗? 大安法师答: 在净土宗的历史上,舍报往生...
据说,很多师父出家前都遇到过一些不思议事。我与法诚师父相识久了,听她讲过很多修行的故事,其中有几件事让我久久...
很多学佛的人,想通过参禅的方法冲破凡圣关,了脱生死累,转凡成圣,成为无挂无碍的见道人,证得自由自在的大解脱。...人若学会与人无争、与事无争,才能过着逍遥又自在的人生! 佛在世时,有一次波斯匿王出城巡游。他乘坐在高大的白象...一个人他的福报的大小、智慧的浅深,就看他的胸怀。胸怀越大,福报越大,智慧越大。你念念都是自私自利,他的智慧就...
继业
【佛光大辞典】
上篇:继忠 | 下篇:继灯录 |
(术语)瑜伽译言相应,与所观实相相应之义也。虽总通于显密之观法,而别以名真言两部之大法,两部之中特以名胎藏界...
非所断
内因外缘
止
楞严圆通疏前茅
欢喜地
十二种障
僻见
挑钵中食戒开缘
真实智
三草二木
思缘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供养三宝的钱,最好别指定用途

在经济危机下你可以过得很简单

大乘思想为什么要强调福慧双修
舍报往生法是否可取?

法诚师父的二三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