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hajsa-raja。喻指佛陀。于诸经论所说佛所具三十二相之中,其第五相为手足指缦网相(梵 jālāvanaddha-hasta-pāda),一如鹅王(一说雁王)之蹼,故经中每以鹅王喻指佛陀。其手指足趾间之缦网呈金黄色,纹样如绫罗;乃佛于因位之时,常修四摄法,摄取众生,故感得此相。或谓佛之行步犹如鹅,故以鹅王称之。央堀摩罗经卷一(大五一·五一三下):“尔时,世尊犹如鹅王,庠行七步。”[菩萨善戒经卷九、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大智度论卷二十九] p665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一)指依观无量寿经所载十六观,为往生西方极乐之十六观门。(参阅“十六观”396) (二)密宗依显教九次第定之顺逆观...(术语)变者动也,图画不动,而画极乐种种之动相,故云变相。或曰变者变现之义,图净土种种之相而令变现,故名变相...(名数)华严经末会之初,文殊菩萨由善住楼阁出拜辞世尊时,随从之神王也。一、常随侍卫之诸金刚神,二、普为众生供...比喻五蕴之虚假。木人,傀儡之意。人之身心系由五蕴假和合而形成,无有自性,犹如傀儡,故以机关木人喻之。大智度论...【有贪随眠】 p0545 品类足论七卷九页云:有贪随眠云何?谓于色无色,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躭着爱乐。...佛学大辞典曰:菩提旧译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译曰觉,求正觉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维摩经曰:菩提心是菩...(人名)唐雪峰义存禅师,姓曾氏,有曾郎之称。...(名数)智度论五说菩萨之四无畏。大乘义章十一依之而释四无畏:一总持不忘说法无畏。菩萨能闻持教法忆持众义而不忘...【损减论】 p1252 集异门论十二卷十一页云:损减论者:谓此正论、能正显了增益生死,过患,损减生死功德;故名损减...【定学】 为获得圣果而须勤修的三学之一,又作增上心学。定可摄散澄神、摒除杂念,见性悟道。见‘三学’条。...【薄拘罗】 文句:此翻善容,色貌端正故。准贤愚经:应翻重姓。中阿含:异学又问:汝于八十年起欲想否?答:不...(印光大师校印本)...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
我二十三岁的时候,在开县大觉佛学院教书,那时,刚从汉藏教理院毕业没多久。我在汉藏教理院是十六岁入学,到二十一...1.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2.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3....
《大佛顶首楞严经》这样说,念六十二亿菩萨的圣号,乃至于供养六十二亿的菩萨,衣、食、住、行七珍八宝,供养六十大...
《大乘起信论》讲熏习修。你感觉你哪一样烦恼重,你就慢慢熏习,把你熏变了。如果你一天在香铺里头,你出来满身是香...
记得第一天大家来的时候,我告诉大家,要心安神宁念佛。大家在平时有得意的时候,也有失意的时候,得意的时候要心安...
在佛门中的衣、食、种种资身的东西,都是由十方施主们省吃俭用供养出来的,所以在使用这些资具的时候,除了应该心怀...
什么叫过去?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生命无量劫来善恶的业力、无量劫来所有烦恼、妄想的所有的种子都存在阿...
我们一般人学佛,目的是什么?图现前的利益,怎么样能满足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欲望.现在经常听到的就是如何发财,买什...
鹅王
【佛光大辞典】
上篇:骑驴觅驴 | 下篇:鹅王别乳 |
唐代僧百丈怀海(720~814)撰。据全唐文卷四六六陈诩所撰之唐洪州百丈山故怀海禅师塔铭并序谓,百丈语录之编集者为...
十六观门
净土变相
十四神九王
机关木人
有贪随眠
菩提心
曾郎
菩萨四无畏
损减论
定学
薄拘罗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惟贤长老读诵《大般若经》的感应事迹
改变你一生的一百句至理明言

地藏菩萨修行的时间,比这些大菩萨都久

熏习的好处,我是自己证明的

要能心安神宁地念佛

在惜福的心性中,让道念自然而然地提升

面对业力如何把握当下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