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vīta-rāga-bhūmi。为菩萨修行阶位之一,即三乘共十地之第六位。又称离贪地、灭淫怒痴地。入于此地得断除欲界之思惑,亦即远离欲界烦恼之位。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六发趣品载,菩萨住于第六地中,具足六波罗蜜;又有六种不应为之法:(一)不作声闻辟支佛意,(二)布施不应生忧心,(三)见有所索心不没,(四)所有物布施,(五)布施之后心不悔,(六)不疑深法。 p671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业为善业恶业,果为其业所感,人天鬼畜等之果报也。新译仁王经中曰:三有业果,一切皆空。楞严经四曰:唯杀...(仪式)以华配赋也。慈恩传二曰:法师至,诸德起来,相慰讫,各各还就坐。令一僧擎鲜华一盘来,授法师。法师受已,...梵语 dvāda?āvgapratītya-samutpāda。十二种因缘生起之意。又作二六之缘、十二支缘起、十二因缘起、十二缘起、...【一切有情是如来藏等】 p0017 佛地经论三卷十七页云:又净法界,若无差别一切种净;则名一切如来法身。亦名如...指招感三界果报之业因。如五逆、十恶、五戒、十善等,皆为有漏因。相当于四谛中之集谛。景德传灯录卷三菩提达磨章(...(地名)Malaya,又作魔罗耶,摩罗延,摩梨。山名。出旃檀香之处。慧苑音义下曰:摩罗耶山,具云摩利伽罗耶。其山在...(修法)金光明经所说之忏悔法也。与单名之金光明忏同。一心修其法,故与以三昧之名,稽古略四曰:天台讲宗知礼遵式...(流派)外道六宗之一。富兰那迦叶也。此人起邪见,谓无善,无善之报,无恶,无恶之报。见涅槃经十九。...(寺名)俗名潭柘寺,在京城正西七十里,潭柘山前。始创于晋,清康熙三十一年赐金重修,宏丽轶旧观。行宫参差,有舍...法华七喻之一。又作衣珠喻、衣内明珠喻。即衣里系有宝珠而自不觉知,仍四处奔走求衣食,比喻有大器者却甘作小智之人...(一)又作梵声。佛菩萨之音声。即佛报得清净微妙之音声,亦即具四辩八音之妙音。佛三十二相中即有梵音相。据大智度论...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佛说疗痔病经...
前面的《百法明门论》,它是广泛地探讨一切法的别相跟总相: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何等一切法就是包括了心法、心...
一天我和一位居士的父亲闲聊。当谈到居士时,这位父亲气哼哼的说:自从他信了佛以后,什么家务活也不干,就知道烧香...
如果说赚钱体现了一个人的福报,那么,如何使用,却反映了他的智慧。 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花钱还需要智慧么? 这个...
一、除障 至心持楞严咒不用再去执着所谓的冤亲债主了,它们不会再来障碍你了。 【更无一切诸魔鬼神。及无始来冤横宿...
或问心念纷飞,当作何方便?予曰:佛言心者,制之一处,无事不办。 或曰:得无类告子之强制其心而不动乎? 是不然!...「闻尽」与「尽闻」是同样的意思,是指闻与所闻都已尽了。「尽闻不住」则是不住于「闻所闻尽」的层次,再进一步,便...幽深的石窟里,一位出家人正在精进地禅坐,他用心地在参究自己的本来面目,忘记春秋的交替,不管浮世的变幻。森林中...
心在不停的生住异灭,色身在不停的变化,新新不住。就象我们晚上做梦似的,如同梦幻,我们正在做梦的时候,这个识心...
离欲地
【佛光大辞典】
上篇:离婆多 | 下篇:离欲退 |
【闻思修三慧】 p1264 大毗婆沙论九十五卷四页云:闻所成慧者:谓于文义,如理决择。思所成慧者:谓不净观、持息念...
业果
行华
十二因缘
一切有情是如来藏等
有漏因
摩罗耶
金光明三昧忏
断见外道
岫云寺
系珠喻
梵音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净界法师:八识规矩颂

居士怎样如法修行

【推荐】花钱还需要有智慧

【推荐】楞严咒的六大妙用

心念纷飞,当作何方便
圣严法师《尽闻不住,觉所觉空》
心地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