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器具之口朝下。据大智度论卷十五载,佛陀以覆器之譬喻训示其子罗睺罗。谓转覆之器具,虽注水而不入;以之比喻无惭愧之人,其心既已覆盖,虽济之以道法,亦难进入其心。[释门归敬仪卷上] p661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超常格也。非寻常者。碧岩九则评唱曰:须是斩断语言,格外见谛,透脱得去。...指淫欲之实相本来清净。与“贪欲不染”同义,为观自在菩萨之内证。据理趣释经卷下载,瑜伽广品中密意说二根交会五尘...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杂名)僧堂床前之一尺为三净头。以一展钵,二安袈裟,三头所向故也。见象器笺一上。...1、净土宗的十三位祖师,即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和尚,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和尚,三祖衡山般舟承远大师,四祖衡州云峰法照...又作火风未散。风火,乃地水火风等四大之总称。四大为一切物质之构成基础,以因缘之和合而聚散。故风火未散即谓生命...(术语)声闻乘四向之一。修向不还果之行法之位也。即断欲界修惑九品中第七品第八品之位,不还者,不还来欲界之义,...(术语)食物为他人之手所触而恶秽者。凡戒律以他人手触之食物为不净而禁食之。见行事钞下,同资持记下二之二。...(1169~1207)日本净土宗僧。师事源空。曾与遵西等人唱诵六时礼赞。建永元年(1206)于鹿谷举行别时念佛会。翌年,...【异熟粗重】 p1116 杂集论十卷十三页云:异熟麁重者:谓异熟无堪能性。...(物名)温器之名。玄应音义十四曰:禁满,温器名也。寻检文字所无,未详何出,此应外国语耳。...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在佛法原则上,法就是讲宇宙间存在的事物都离不了因果法则,这个法则从自然界到社会以至心知,一切都是具有的,亦名...
生死轮回是有根本的,佛教讲:每一件事情会在我们生命出现事出必有因。我告诉大家,没有一件事情会莫名其妙在我们生...人生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泰斗太虚大师提倡的;但是人生佛教的原理,却是佛教本来具有的,并不是太虚大师创造的;简...凡初发心人,既受三皈依,应续受五戒。倘自审一时不能全受者,即先受四戒、三戒、乃至仅受一二戒都可。在家居士既闻...
四面佛并非佛教的佛 泰国是个佛教国家,从古至今泰国人所信仰崇拜的宗教大多是佛教,当今约95%的泰国人是佛教徒。但...
十住位言住者,慧住于理,名之为住。谓此位菩萨已历经十信阶位,善根坚固,观慧增长,虽未如实证入实相妙理,而能安...
我们平时面对外境时,常会加以分别,却从没有好好地观察自己的内心。 安住声色 不对世间起心动念 佛陀在世时,常教...
这个时代大家能发大心出家,说明具有多生多劫的佛缘和善根。出家跟俗世有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沙弥、净...
覆器
【佛光大辞典】
上篇:覆墓 | 下篇:覆讲 |
Yindu Fojiaoshi 印度佛教史籍。藏传佛教觉囊派学者多罗那他(又名庆喜藏)著于1608年。全书分44章,约十余万言...
格外
淫欲不染
一一心识
三净头
莲宗十三祖
风火未散
不还向
恶触
住莲
异熟粗重
禁满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太虚大师:佛法原理与做人

什么是无始劫生死的根本
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
弘一大师:初发心者在家律要

泰国「四面佛」其实不是「佛」

十住位的「住」是什么含义

找小鸟当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