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佛之涅槃,如薪尽火灭一般。出自法华经序品。大小乘对此有不同之解释:(一)小乘以为菩萨为伏惑行因,故成佛果之最后身,为实业所生,称为齐业身。即主张佛之入灭系由于自业已尽,以佛力比喻薪,智慧比喻火,故业坏报尽,称为薪尽,果报之身尽,则智慧随灭,称为火灭。(二)大乘以为菩萨为断惑行因,故佛果之身,非实业所生,只随机生灭,称为齐缘身。即主张应身佛之入灭系由于机缘已尽,以机缘比喻薪,佛身比喻火,故众生之机缘尽,称为薪尽,随而应身佛之入灭,称为火灭。法华义疏卷二(大三四·四八二上):“薪尽火灭者,依小乘义,以身为薪,智慧为火,故智慧依于身,身尽智便灭。(中略)就大乘释者,薪喻于感,火喻于应,众生感尽,诸佛应息。”[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中] p651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禅林用语。本为围棋用语,引申为“一件事”之谓。又称一着子。乃禅僧对于佛法某一教理与修行之譬喻。如“向上一着,...为过去久远前之佛。据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载,于过去十千劫龙光王佛之世,舍卫国波斯匿王已于此佛所,为四地...(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陕西下邽(渭南县东北)人。儒家出身,聪慧过人。贞元十四年...为寺院法会所用金属法器之一。又作铜盘。以响铜制之,形如圆盘,中央隆起一圆,中心穿孔,附以一纽。两手各持一钹,...额头上部之发根处,称为发际。佛三十二相中之广长舌相,即有舌端可至发际之说。离垢施女经(大一二·九○下):“广...饿鬼名,因其渴望饮食,口吐火焰。向饿鬼施食,叫放焰口。...(名数)修止有三:一系缘守境止,系心于鼻端脐间等处使心不散也。如猿之着锁。二制心止,随心之所起便制之使不驰散...(地名)弥勒成道后说法之僧园名。中有龙华树,故曰华林园。弥勒佛于此园龙华树下成道,且以三会之说法,悉度应度之...【落在他后】 p1255 瑜伽八十四卷十八页云:落在他后者:谓与已生功能相违故。...指不离于爱见之大悲。即未证实相之理,承认有能爱、所爱二相而起大悲之谓。于注维摩诘经卷五,曾举诸家之释,鸠摩罗...(术语)五逆十恶等为罪。五戒十善等为福,罪有苦报。福有乐果。无量寿经下曰: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百论疏...(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问: 我皈依佛法已经十多年了,事事不如意,倒霉透了,常想这是逆增上缘,可是我的处境常让我对念佛感到灰心,请开...
你平常的功力如果不是坚定的,到临终的时候,你的冤亲债主找你算账,你要想战胜他们,你念佛的力量必须把他们消失,...
佛法里有句话: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说:火烧功德林。一个人无论从事任何行业,做学问也好,乃至于事业或修行...
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充满着智慧与善巧方便,最终目的都是要众生成就无上佛果。在这些年来的学佛过程中,对于身边不了解...
用功的人,似乎静中用功好用,坐下来用,工夫就现前。要说动中用功,不容易!工夫恰当的时候,似乎不能动,一动,工...三皈依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我认为这必须发十种心。 第一、信仰心: 信佛有大智慧,有大福德,天上天下,无能过...当我们看到呱呱坠地的初生婴儿,可曾想到这个小生命从何而来?当我们瞻仰刚刚去世的亲人朋友,可曾想到他将去向何方...
修行须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一天过一天,无挂无碍、无忧无恼,这样才行。如果还执着我在进步,或做了多少功德,会起贡...
薪尽火灭
【佛光大辞典】
上篇:薪尽日 | 下篇:薄地 |
(术语)称阿字之一门曰一道法门。大日经六曰:吾今演说差别道一道法门。大疏十七曰:谓一切法不出阿字门,即是一道...
一着
龙光王佛
白居易
铜钹
发际
焰口
修止三
华林园
落在他后
爱见大悲
罪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龙舒增广净土文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安法师:皈依十多年了怎么事事不如意

到临命终时,就是凭本事了

放纵欲念及嗔心的后果

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度化母亲学佛的历程

在动中修行更为重要
圣印法师:受三皈依的态度
生从何来,死往何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