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第十八愿。此愿为四十八愿中之最重要者,故又有愿王之称。弥陀誓愿摄受十方一切众生,由信者一念之愿力,即出生死海,而超证佛果。[净土论(世亲)、正信念佛偈](参阅“四十八愿”1640) p624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指佛身三种常住。即:(一)本性常,又作自性常、凝然常。指一切诸法之自性身,其身常住,毕竟无漏。(二)不断常,又作...(术语)四向之一。预流果之因道也。...(杂名)又作秃居士秃奴等。骂非行之僧人也,...【十种身资具】 p0117 瑜伽二卷十页云:云何十种身资具?一、食,二、饮,三、乘,四、衣,五、庄严具,六、歌笑舞...(物名)Dantakāṣṭha,译曰齿木。寄归传一曰:齿木者,梵云惮哆家瑟诧。惮哆译之为齿,家瑟诧是其木,长十二指,...【素怛缆】 p0940 世亲释一卷四页云:谓能贯穿依故,相故,法故,义故;名素怛缆。此中依者:谓于是处,由此为...(天名)Kumāraka-deva,又作鸠摩罗伽天。初禅天之梵王,其颜如童子,故名。常擎鸡,持铃,捉赤幡,乘孔雀。智度论...梵语 ātyantika。意译毕竟。为无性有情之一。义为毕竟无成佛之性,乃一阐提之异名。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本(大四...(1048~1116)宋代律僧。余杭(浙江杭县)人,俗姓唐。字湛然。号安忍子。少年离俗,十八得度,从神悟处谦学台教,...(术语)天台之圆教也。圆教之菩萨迷理轻,故不借事事之方便,直谈一切万法为中道实相之妙理,谓之界外理教。玄义三...子题:佛、佛陀、浮陀、佛驮、步他、浮图、浮头、法、达磨、昙无、昙摩、僧、僧伽、和合众、宝有六义 戒本疏·释皈...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龙藏本)...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
【复有多颂,成立如是无分别智: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 这一段是说明唯识无义的道理...
皮袋歌。歌皮袋。空劫之前难名状。威音过后成挂碍。三百六十筋连体。八万四千毛孔在。分三才。合四大。撑天拄地何气...
原文: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
我这两天接到一个电话,就是说:我家有人住在寺庙里,家里怎么还有人生病,怎么还会死人?你怎么就一点也不慈悲我?...
佛陀在拔耆国时,与诸大阿罗汉,如舍利弗、大目犍连、大迦叶、离越、阿难等五百位高德比丘一同在师子园中。有一天,...台湾近日最火红的人物是入选《时代杂志》百大影响力人物的台东卖菜阿桑陈树菊。她的火红是有道理的,她单纯、俭朴自...
第一种、命运的屈服者。 他的心跟外境接触时心随境转,遇到什么样的环境,心就住当下的境界上:如意的环境,他就快...有一次佛陀带领一千多位比丘出去游化,他们走到象头山。象头山留有佛陀许多的回忆,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的景象,佛...
横超大誓愿
【佛光大辞典】
上篇:横挂络 | 下篇:横截 |
【方所】 方位与处所。即占有空间一部分之场所。《俱舍论》卷八载:‘以无色法,无有方所;过去、未来无表无色,不...
三常
预流向
秃人
十种身资具
惮哆家瑟诧
素怛缆
拘摩罗天
阿颠底迦
元照
界外理教
三宝名义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念头方向的不同就会影响到未来的命运

虚云老和尚《皮袋歌》

曾国藩的日课四条

佛教不能保证任何人不病不死

自在随缘安住于任何境界
积德不积财的卖菜阿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