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Nāgānanda。乃印度戒日王第二世(梵 Harsa)于西元六○六至六四八年间所作之佛教剧,共五幕。前三幕叙述韦第雅达拉族(梵 Vidyādhara,喜马拉雅山中之半神族)之王子云乘(梵 Jīmūtavāhana),与希达族(梵 Siddha,湿婆之眷属)之公主马拉雅法狄(梵 Malaya-vatī)相恋,因得女神高丽(梵 Gaurī)允许而成婚。后二幕则叙述云乘为了救助龙王之危难,自愿为金翅鸟所吞食,后经高丽相救而再生;显示菩萨舍己为人之精神。此剧取材自佛教传说,并加入印度教性力派(梵 ?akta)思想。唐代义净所著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云(大五四·二二八上):“戒日王取云乘菩萨以身代龙之事,缉为歌咏,奏谐弦管,令人作乐,舞之、蹈之,流布于代。”由此可知此剧在当时受欢迎之盛况。[龙王の喜び(高楠顺次郎译)] p637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谓真谛即俗谛,俗谛即真谛。此系天台宗之别教、华严宗之终教以上所立之说。真如可随缘为诸法,故诸法即真如。 p421...【法眼】 p0755 瑜伽八十三卷十四页云:言法眼者:谓如实现证唯有法慧。...【俱大种因声】 声尘的三声之一,是执受大种因声、与非执受大种因声二者和合之声,如以手击鼓,以口奏箫等,此又名...【慧辔】 p1319 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言慧辔者:纵意根马,于善行地,而驰骤故。...(传说)经律异相三十七引居士物故为妇鼻中虫经曰:有清信士持戒精进,有一沙门为道友。时清信士得病将死,其妇在傍...天台宗二十五方便五科之第三。即摒弃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等五盖。盖,即盖覆之意,为烦恼之别名。此五种烦恼...梵名 Dharmatara dhyāna-sūtra。凡二卷。东晋佛陀(驮)跋陀罗(梵 Buddhabhadra,意译觉贤)译。又作达磨多罗禅...亦名:疑恼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十七群语六群言,云何入初禅,乃至云何得罗汉果?报言汝说者...(传说)龙树传云:龙树已出家,入灵山,山中有塔,塔中有一老比丘,以大乘经典授之。诵持爱乐,虽通实义,然未得通...(术语)虚空之色也。虚空是无碍,与有碍之物质即阿伽相邻,故名邻阿伽色(视阿伽为物质之义)。又无碍之空处即阿伽...位于云南昆明大华山。元代僧玄鉴(1276~1313)所建。有石碑楼、天王殿、大雄宝殿、缥缈楼及大悲宝阁等建筑。虽曾于...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普贤菩萨行愿赞...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把我们念佛的人,大方向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是属于事持,一种事相式的念佛;一种是理持,就...
每百年才能从海中探出头来一次。而大海中有一根浮木,上头有一个孔洞;它浮在海上,随着风四处漂流。盲龟百年才出水...问: 弟子生来就胆小,经常想些事情给自己害怕,请问这是业障吗,还是习气使然呢?可以通过念佛彻底放下并改变吗?...寺中有一个小和尚,从小就在这里出家,是寺里的众僧把他拉扯大的。 小和尚很知好歹,每天清晨,他担水、洒扫、做早...观世音菩萨手执净瓶与杨枝,以瓶中的甘露水遍洒人间。净瓶与杨枝代表了观世音菩萨普救世间的伟大悲行。 世间如火宅...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蚁子就是蚂蚁。这是一个典故,在建祇桓精舍时,众人正在挖墙角,看到一堆蚂蚁。佛陀当时看到蚂...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诸世界中。六道众生临命终时。得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
坐一支香,行一支香。行啊,特别特别重要,一定要把住话头行。如果你行的时候,甚至一直打妄想,甚至不参念佛是谁,...
龙王之喜
【佛光大辞典】
上篇:龙王 | 下篇:龙王兄弟经 |
(术语)法衣材体之义。即作三衣等之品质也。四分律六许粪扫衣及十种之衣,即憍赊耶衣,劫贝衣,钦婆罗衣,刍摩衣,...
真俗不二
法眼
俱大种因声
慧辔
鼻虫
弃五盖
达摩多罗禅经
疑恼比丘戒缘起
龙树入龙宫赍华严经
邻阿迦色
大华寺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从信仰式念佛提升到智慧引导式的念佛

盲龟值浮木
胆小的人如何通过念佛来改变
在坎坷路上走,才能磨练心志
印顺法师:修学观音大悲法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

做了这个功德,命终之后即生人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