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轮王髻中之宝珠,比喻一乘实理。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序(大五○·二二○下):“解其髻宝,示以衣珠,借一以破三,摄末归本者也。”[释氏六帖卷七](参阅“髻珠喻”6371) p637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净土真言一宗之纲目,分为真俗二谛,即世出世二门,俗谛以王法为本,真谛以信心为本。盖真宗之意,以为众生...亦名:小界、三小界 子题:随人坐处即为小界相、小界相、受戒小界、说戒小界、自恣小界、难事 行事钞·结界方法篇:...(名数)离烦恼障离所知障也,义楚六帖一曰:佛地论云:佛者具一切智一切种智,离烦恼所知二障。...(喻)弘大的誓愿,可度一切众生到彼岸,故喻之如船。往生要集里说:无量清净觉经云: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乘...我国自汉魏以降,埋葬死者皆有瘗钱,据事物纪原卷九载,汉代之葬礼,昏晚时埋钱于圹中,以为死者之用,称为昏寓钱,...【三种寂止】 p0178 瑜伽七十卷一页云:复有三种寂止。一、身寂止。二、语寂止。三、意寂止。...(经名)五卷,高齐那连提耶舍译。有十三品。佛临涅槃,以法付嘱于梵天帝释及迦叶阿难,记灭后弘法之人,示供养舍利...(术语)以善美饰国土或以功德饰依身云庄严。又以恶事积身亦云庄严。阿弥陀经曰:功德庄严。探玄记三曰:庄严有二义...法相宗就遍计所执等三性所立之无相、异相、自相之三无我。即:(一)无相无我,谓遍计所执之实我实法乃情有理无;我之...(术语)心性广大,含容万象,譬之于大虚空。故曰心空。吽字义曰:无始以来,本住心空。【又】心离自障,而空寂无相...【执受色】 p1031 瑜伽五十三卷十七页云:识执不执者:若识依执;名执受色。此复云何?谓识所托,安危事同,和合生...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地藏十轮经...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
一、邪淫心重的人。 第一个消减的是福禄。官位降低或不顺利。有的人官位就是提拔不上去,因为自己的福和禄已经不够...
在末法时代,大势至菩萨教授的念佛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契机殊胜。上至文殊普贤,中有祖师大德,下有愚夫愚妇,不...
菩萨虽然利益众生,看众生受苦,终日度众生,但不见众生相。如果他有执著的心,那就是法执了,就有执著了。有执著了...
人生是一连串永无止境的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如何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站在佛法的角度,提出以下四点意见:...
参禅人,不信参禅之人开悟,不信自有佛心,更不信心是谁个。自疑曰:若我有心,究在身外,还是身内,还是身中?若有...
很多师兄会有这样的观念:就是觉得色-情的画面看一下也没关系,只要不手淫就行了,有些人确实当时是能忍住,但他不...
出家里面还有四种形态,一般我们会讲:出家出家,就是身体出家心也出家,这是最好的。 还有一种是身出家心没有出家...
昔日,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比丘们开示:世间一切众生以四种食长养生命,是哪四种食呢?第...
髻宝
【佛光大辞典】
上篇:髻珠喻 | 下篇:髭塔 |
(术语)羯磨者谓授戒之作法。璎珞经大众受学品所明授戒之作法也。是为梵网戒宗之相宗,天台一乘家之所遵由者。...
信心为本
摄僧三小界
二离
弘誓船
六道钱
三种寂止
大悲经
庄严
三无我
心空
执受色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人走霉运的三个原因

修行法门中没有超过念佛、供养三宝这两门了

父母未生之前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

如何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

觅心了不可得

戒邪淫的关键

身虽不出家,但心要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