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离烦恼障离所知障也,义楚六帖一曰:“佛地论云:佛者具一切智一切种智,离烦恼所知二障。”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无形曰空。有形曰色。般若心经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止观五曰:金錍抉膜,空色朗然。...(一)北魏僧。生卒年不详。初随从长安鸠摩罗什学诸经论,尤擅长成实论、毗昙、涅槃经等。曾参与罗什之译经。于罗什示...全一卷。全名佛说懈怠耕者经。南朝刘宋惠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记载佛对耕者说懈怠不勤力之过失,耕者因而悔过...摄有为之事相,归于真如之实性,也就是摄相归性的意思。...军荼利,梵名 Kundalī。于密教修法之中,以军荼利明王为本尊,为祈请调伏、息灾,或增益之修法。修此法时,行者须...又作累七、累七斋。即人死后至七七(四十九)日间,每隔七日营斋供养追悼。释氏要览卷下(大五四·三○五中):“人...涅哩底,梵名 Nirrti。又作泥哩底王、祢哩底王。(一)于古印度神话中,象征破坏、不幸、灾祸之女神,故每被视同死亡...全一卷。刘宋慧简译。全称佛说阎罗王五天使经。略称焰罗经、五天使经。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内容述说佛以天眼能随众生...证入法界之理,称为入法界。华严谓之法界,法华谓之实相,两者实同体异名,为诸法本真之理,为诸佛所证之境。华严宗...(菩萨)位于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虚空藏菩萨左之第四,密号云成就金刚,主万法成就之德。此尊虽为苏悉地院之主,元...(一)全一卷。唐代宝思惟译于嗣圣九年至神龙二年(693~706)。又作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人之病,有肉体之病,亦有心灵之病; 治病之药,有物质之药,亦有智慧之药。 何者为病?何者为药? 贪嗔嫉妒为病,...
供僧如供佛,你能至诚恳切恭敬,以清净心供养三宝,完全没有分别,没一点杂念,这个福德就大。反之有数量、有计较的...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以十六字总结净土法门修学之要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印光法师在文钞中...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对比丘们开示:很久以前,天帝释提桓因率领天众与阿修罗作战。释提桓因告诉阿修罗...
我们在修行中经常会遇到不如意的境界,往往会引发嗔恨的烦恼习气现前,面对瞋恨心你不能去对立,你不能跟他站在对立...
地藏菩萨的大愿不多,四大愿。 第一大愿: 第一大愿,在忉利天,说《地藏经》的时候是在忉利天说的,不是在人间说的...
仁者,以财发身。就是懂得人道的人,懂得仁义礼智信的人,悟了大道的人,他善于运用财富,就可以发展一生,能够扩展...我们要广结善缘,不要结恶缘。因为一旦与人结了恶缘,冤冤相报无尽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万一与人结了恶缘怎么办...
二离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二应身 | 下篇:二转 |
(术语)观经十六观中之第九观,观想阿弥陀佛之身相光明也。其观成就,则得见十方诸佛之身相。对于第八观而谓此观为...
空色
僧嵩
懈怠耕者经
归性
军荼利明王法
斋七
涅哩底王
阎罗王五天使经
入法界
苏悉地羯罗菩萨
如意摩尼陀罗尼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应病与药

有多大智慧,就得多大的解脱

三界之苦,轮回过患,应生出离之心
释提桓因的忍辱

如何对治烦恼习气的现前

【推荐】地藏菩萨四个大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