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以醍醐比作最上正法之譬喻。醍醐乃由牛乳炼制而成之酥酪,为牛乳中最高之美味;经典中每以醍醐比喻涅槃、佛性、真实教。如天台宗,依涅槃经以醍醐比喻五时教判中之法华涅槃时。密宗则依六波罗蜜经以醍醐比喻陀罗尼藏。其他诸宗亦均以醍醐比喻自宗之最上至极之教法。[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圣行品、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 p632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僧之剃头也。净发之法,半月一度。高僧传(阇那崛多传)曰:遮拘迦国山中有入灭定罗汉三人,定中禅寂。每至...【无记十因】 p1060 瑜伽三十八卷十页云:谓于世间种种稼穑,堕诸谷数世资生物,所有种种名想言说,谓大麦小麦稻谷...(流派)以牛头山法融为祖之禅派。又称牛头宗。四祖道信下旁出之禅宗也。初,法融入金陵牛头山幽栖寺北岩石室枯坐,...谓得玄理之极致。与“得证”同义。即内心洞彻明晰而证悟佛法大道之真意。原为我国禅宗初祖菩提达磨印证慧可之语。据...亦名:受日约事长短 子题:夏末一日在亦作七日法 行事钞·安居策修篇:“约事长短,纵令前事唯止一日二日,皆须七日...(术语)天台宗之语,谓法华涅槃之教,为超胜八教之醍醐味教也。...【有情业果证得】 p0551 瑜伽六十四卷五页云:有情业果证得者:谓由所作净不净业,自所作业为依因故;诸有情类...即十尊面现忿怒相之明王。(一)焰鬘得迦(梵 Yamāntaka,意译降焰摩,即大威德),(二)无能胜,(三)钵讷鬘得迦(梵...(一)梵语 khyātivijāna。为阿梨(赖)耶识之别名。乃楞伽经所说“三识”之一。盖一切诸法皆依阿梨耶识而显现种种...【苦类智】 八智之一。即观三界之四谛,所发十六心之一。缘观色界、无色界之苦谛所得之无漏智;以其类于观欲界之苦...(一)指教化之因缘。以众生有受教之因缘,故佛、菩萨即现世说法,待因缘尽,佛、菩萨则入灭。[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有一位武术大师隐居于山林中。听到他的名声,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武术方面的窍门。 他们到达深山的...
禅人生长休邑,少贾于江湖,因厌尘俗,至匡山礼续芳和尚薙发。老人自南岳来休夏金竹,禅人拈香请益,因示之曰:汝已...
史略 弥陀净土,源于晋代慧远大师,于庐山结白莲社,在阿弥陀佛像前立誓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东魏昙鸾大师才...佛言人于世间。喜饮酒醉。得三十六失。何等三十六失: 一者人饮酒醉。使子不敬父母。臣不敬君。君臣父子。无有上下。...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废权防难 【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问: 芸芸众生中,良师益友如何寻觅?结交「益友」的标准为何?有了这些朋友,我们就会不断的进步吗? 圣严法师答:...
信字,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一个言,意味着是人说出的话就应当有信。如果一个人说的话没有信誉,就相当于自己取消了...
在《法华经》里面佛陀告诉我们,释迦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就是他来到这个世间,是为了一件大事情。那这件大事情...
醍醐喻
【佛光大辞典】
上篇:醍醐杀人 | 下篇:睿山大师传 |
真如实相,离一切之妄染,故谓之无漏,是空真如。又因含藏一切之功德,故谓之海,是不空真如。...
净发
无记十因
牛头禅
得髓
安居受日约事长短
超八醍醐
有情业果证得
十忿怒明王
现识
苦类智
化缘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画好自己的底线

出家乃大丈夫了生死事,非享安逸图自在

各宗要略——净土宗
饮酒的三十六种过失

佛为什么要创造五净肉让比丘吃呢
良师益友如何寻觅

道德的力量超越了肉体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