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唐代曹山本寂禅师(840~901)开示学人所用三种方法之一。又称随类堕。指体得六境不染当体之方法。即达到契合于一切却不执着,以营日常生活之境界。堕,自由、不染污之意。曹山录卷上(大四七·五三六下):“云:‘不断声色,是甚么堕?’师曰:‘是随堕。’”(参阅“曹山三种堕”4615) p635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指喻语言文字,月喻正法,以语言文字说正法,就如以指标月,学者当因指而见月,不当以指为月,见指不见月,也就是说...【舍近事男律仪】 p0976 瑜伽五十三卷十二页云:若近事男律仪、当知由起不同分心故;善根断故;弃舍众同分故;受已...由先后言之,又分为四人果报。 一、先苦后乐 谓或有人,先生卑贱家,衣食不充,受诸困苦。然心无邪见,自念我...亦名:亡人物轻重略分三种、亡僧物轻重略分三种、亡五众物轻重略分三种 子题:佛所制畜物、佛制不听畜物、佛开听物...悭结者,耽着利养于资生具其心吝惜,悭结所系故,爱重畜积不尊远离,重畜积故广行不善不行诸善,由此能招未来世苦与...(譬喻)以譬作佛之记别。法华经信解品曰:佛说声闻当得作佛,无上宝聚不求自得。...(譬喻)生死无边际,有如大海也。止观一曰:动法性山,入生死海。...(一)断见(又作无见)与常见(又作有见)。又称有见、无见。(一)乃固执人之身心断灭不续生之妄见。(二)为固执人之身...【五八识】 指眼、耳、鼻、舌、身等五识,与第八阿赖耶识。前五识与第八识皆属现量,无我法二执,于证达佛果时,眼...(人名)梵名Uttara,又作嗢怛罗、郁多罗、温呾罗。译曰上,南印度珠利耶国人。西域记十、珠利耶国条,谓提婆尝闻师...【义】 p1239 瑜伽八十三卷十七页云:是所求事故,能引义利故;名之为义。可爱乐故,无有罪故。 二解 如二种义中说...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十方,梵语 dasa disah,巴利语 dasa disā。为四方、四维、上下之总称。即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
净土宗是比较特别的法门。我们一般人的修行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慢慢地慢慢地,点点滴滴,把烦恼跟业力给消灭了,然后...
我们一念心性循业发现。清净本然,但是受业力的熏习啊,循业发现。 就是你这个心念啊,你一开始依止的是染污意,那...一、乐者不言 言者不乐 谈山林之乐者,未心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谈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 [注释] 趣:味。李...1、散步能增强心脏功能,使心跳慢而有力。 2、散步能增强血管弹性,减少血管壁破裂的可能性。 3、散步能增强肌肉力...
【时诸大众闻说地藏菩萨摩诃萨成就无量称赞功德。皆获希奇。得未曾有。尊重恭敬。皆大欢喜。至心谛观地藏菩萨。目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古话渐渐成了时下人的感概。然而,这份感概与自责却是可以避免的,只要肯从百...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大智度论卷三.释初品中四众义) 此偈的表面是...
随堕
【佛光大辞典】
上篇:随增 | 下篇:随缘 |
为弥陀四十八愿中之第四十愿。又作树中见土愿、随意得见十方国土愿、普见佛土愿、随意照见愿。即极乐净土之菩萨,随...
以指标月
舍近事男律仪
四人果报
亡物轻重略分三种
悭结
无上宝聚
生死海
二见
五八识
嗢呾罗
义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十方佛」是哪十尊佛

一心三观和净土宗的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这把泥土,甩在心中的烦恼上
洪应明《菜根谭》下集
散步有八大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