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喜与回向之合称。为天台宗所立五悔中之第三、第四。谓于自他一切之善根、善事,随之欢喜踊跃,且将此诸善根功德,回向予众生、回向予佛道。(参阅“五悔”1132) p635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禅林用语。乃挥拳棒喝,表现禅机之禅语。系禅师接引弟子所用之严格机锋,以之驱除学人之恶见妄想。云门录卷中(大四...(杂语)Krita,译曰买得,奴隶也。西域记三曰:于诸异国买鬻贱人以充役使。(中略)谓之讫利多,唐言买得。...(术语)三德中解脱之一德。文句记四中曰:三德中之一脱。...(术语)又,谓之大方广。大乘经之通名。言所说之义理方正平等也。于方等部中为最上,是大方等也。阅藏知津二曰:方...(1622~?)明末清初临济宗僧。上洋人,俗姓顾。十八岁,国事遽变,遂萌出家之志。先后参礼福田寺之袪非、定生二师...有相行菩萨者,谓住极喜离垢发光焰慧极难胜现前地中所有菩萨,由此六地虽不喜乐而为诸相所间杂故。...【心与心所必定俱生】 p0356 俱舍论四卷二页云:心心所必俱,诸行相或得。论曰:心与心所,必定俱生。随阙一时,余...(譬喻)以青莲华譬目之净也。维摩经佛国品曰:目净修广如青莲。肇注曰:天竺有青莲华,其叶修而广,青白分明有大人...(经名)具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唐般若等译。本论之注述如下: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悬示一卷,来舟述。大乘本...【微薄不寂静苦】 p1250 集论四卷七页云:云何微薄不寂静苦?谓生无色界,远离顺解脱分者。...(1091~1162)宋代曹洞宗僧。和州(安徽和县)人,俗姓孙。自号大休,世称大休禅师。十六岁出家,十八岁受具足戒。...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何谓法师?浅言之,精通佛法,为人之师。法师有五种: 1、受持法师: 对于佛法,受之于心,持之于身,严格实践。 2...
供僧如供佛,你能至诚恳切恭敬,以清净心供养三宝,完全没有分别,没一点杂念,这个福德就大。反之有数量、有计较的...
问: 我每天都念佛回向给我妻子,祈请佛力加持工作顺利。可每次机构改革时,她总碰到不如意的事。请法师从佛法和世...僧者为众生之良友福田,所以称为福田僧,能令众生植福故。昔日目犍连尊者,为求亡母脱离饿鬼之苦,佛陀告之于 七月...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我们这一次的主题,是跟大家谈一谈《禅观与净土》的《观照篇》。这...问: 斋跟素? 梦参老和尚答: 吃素就是不吃荤,不吃葱、韭、薤、蒜,不吃肉;吃斋不是,斋是过午不食。持八关斋戒...
我们一般讲因果,都是讲异熟的因果,但下一段就讲到因果同时。 也就是说,大乘的因果有二种不同:第一个是渐教的,...
王炽(1836~1903年),字兴斋,汉族,云南弥勒县虹溪人,晚清滇中富商,被称钱王。作为晚清赫赫有名的巨商之一,王...
随喜回向
【佛光大辞典】
上篇:随喜品 | 下篇:随顺 |
禅林用语。白衣,于佛教中多指在家人,然此处则泛指一般无位无官之在野平民。白衣拜相,谓本无任何地位官职之一介平...
一棒打杀
讫利多
一脱
大方等
德风
有相行菩萨
心与心所必定俱生
华目
本生心地观经
微薄不寂静苦
宗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何谓法师

有多大智慧,就得多大的解脱

我祈请佛力加持,可为何总碰到不如意事
如何供养出家人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观照篇)
哪些供品不能吃

因果同时,念佛当下成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