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咏谙诵之意。又作诵经、讽经、讽读、读经。即出声读诵经文、偈颂等。讽诵之法,原为印度婆罗门间所行的六行(梵 sat karmāni)之一,后佛教徒亦用此法。讽颂经典供养僧,称讽供。于禅林,讽经依对象、时间、场合之不同而分多种,如每日粥罢、斋罢、放参罢之三时上殿讽经,称三时讽经;每月朔望之祝圣讽经;为“具应供之德”的无量贤圣及十六大阿罗汉而讽之应供讽经;此外尚有半斋讽经、日中讽经、土地堂讽经、祖堂讽经、韦驮天讽经、朝课讽经、晚课讽经等。[长阿含卷十五种德经、无量寿经卷上、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敕修百丈清规卷一圣节条、禅苑清规卷二、禅林象器笺讽唱门] p631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又曰来迎引接愿,圣众来迎愿,现其人前愿。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九愿,念佛行者到临终时。弥陀如来愿与...(一)唯识家依遍、依、圆三性立三空之义。即:(一)无性空,又称无体空。谓遍计所执性于妄情之前虽有,然其体性实无。...(术语)为十二支中无明行二能引支引起之识,名色,六处,触,受之五支也。...【如来所行与如来境界差别】 p0584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五页云:世尊!如来所行,如来境界,此之二种,有何差别?...人空观和法空观。观五蕴之中无人我故,不见有众生相,名人空观;观五蕴诸法,但有假名,并无实体,不见有法相,名法...谓执取所对之法,贪着而不舍离。此乃凡夫之境界。凡夫视心外之对象为实有,又于己身执著有“我”、“我所”,此皆执...(术语)施恩惠于他之德也。大日经六曰:常念恩德,生渴仰心。心地观经八曰:佛于众生,有大恩德。如来三德之一。...(术语)佛灭后五期之五百年也。一期各说一坚固,以示法之兴废。一、解脱坚固,谓佛灭后第一之五百年间。以正法盛,...收于中阿含经卷十。其内容说明人以爱为食,爱以无明为食,无明以五盖为食,乃至不信以闻恶法为食等;譬如大海以大河...【阿波那伽低】 经音义:此云恶趣。有三恶趣,亦名三涂。言三涂者,摭华云:涂,道也。论语云:遇诸涂。按四解...定者禅定,心常住于一境;散者散乱,心常攀缘于六尘之境。...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晚课蒙山施食仪...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问:六祖惠能大师有一个偈子,本来无一物是其中的一句,时常被人引用,请师父为我们说明它的精义。 师:凡是读过《...从现象上来讲,从缘起上来讲,就是因为我们以前没有修身口意,所以现在要修理修理你的嘴巴,随便说话不可以,你要加...无我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佛教判断真理的标准,也是佛教区别于其它宗教、哲学的重要理论。不过,作为一种学说体...为什么有生死轮回?其实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我们本来是清净本然,我们内心当中本来没有烦恼,本来没有罪业,本来没...开示一 一、欢迎学僧莅本山 诸位师父、各位同学、各位大居士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灵岩山寺可说是创建三过年以来,...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心要长存...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我们再看第七意识蕅祖的批注: 此之意根,从无始来,内缘第八识见分,虚妄执为实我、实法,故名为末那识。 意根是指...
讽诵
【佛光大辞典】
上篇:诺瞿陀树 | 下篇:讽诵文 |
【处如常坐】 p1020 瑜伽二十五卷二十页云:云何名为处如常座?谓所坐卧,或诸草座,或诸叶座,如旧敷设草座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