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感叹称赞之语。又作咨嗟。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上):“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p629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物名)算之题也。台家论场之目。细长之竹片,书论义之问题者。即签也。荆溪大师之释签,义由之出。...【下地有三种粗相】 p0237 显扬七卷十三页云:复次麁相者:谓于一切下地,从欲界乃至无所有处,略有三种诸下地法而...(流派)Vaisṣka,又作吠世师迦。具云吠世史迦奢萨怛罗。译曰胜论。论中立六句义,称为胜于他,故名胜论。论师名嗢...【鬼趣】 p0909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二卷十页云:云何鬼趣?答:诸鬼一类伴侣众同分,乃至广说。问:何故彼趣名...(佛名)文殊之本地。...(术语)Adāna,心识名。阿赖耶识之别名。译曰执持。此识之力,执取维持善恶之业因及有情之身体使不破坏。解深密经...指有家室之僧。据梦余录所记,吴中呼道士之有家室者,称为火居。唐郑熊番禺杂记卷二载,广中僧娶妻者,称火宅僧。[...凡二卷。唐代大珠慧海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册。原为一卷,现存本则有上、下二卷。下卷又称诸方门人参问语录,或称...(术语)色界之四禅定与无色界之四空定也。四禅定者,第一初禅定(新译云初静虑次下同),得生于初禅天之禅定也,此...(?~618)隋代僧。荥阳(河南)人,俗姓郑,名颋。早岁以才学著名于宁州(甘肃),官至五品。炀帝崩逝后,不复任...(仪式)供物上坛曰上祭。言下祭者其意同也。见象器笺十四。...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
诸位都知道观音菩萨的手中执有净瓶与杨枝,净瓶与杨枝,这是表示了菩萨普救世间的伟大悲行。世间如火宅,众生心中充...弁言 我今天演讲素食的利益一题,有两个因缘:第一、看到贵社素食团,参加人数之多,甚为稀有。欲令已参加素食者,...随着佛陀教化的弘传,皈依佛陀的弟子不可胜数,僧团份子良莠不齐自是意料中事,要求所有的弟子在短时间都能成圣成贤...
过去释迦牟尼佛托钵游化,行经居荷罗国,与众比丘在路旁树下稍作休息,适巧有一位年老的妇人正在附近的井边取水,这...第一章 佛陀和佛教的创立 1. 问: 什么是佛教? 答: 佛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
【欲修无上菩提者,乃至出离三界苦,是人既发大悲心,先当瞻礼大士像,一切诸愿速成就,永无业障能遮止】----《地藏...
业有三块,我们看这个附表。 我们先看左上角有一个业,业就是身口意的造作。这个活动一造作时,它能够熏习第八识(...
佛说法四十九年,就是讲的因果,大乘经讲的都是因果。作为佛教徒,你是不是正知正见来修行,你是不是讲因果?这因果...
咨嗟
【佛光大辞典】
上篇:谏王经 | 下篇:诺矩罗 |
【真如熏习】 谓真如之法自熏习众生之心。真如熏习有自体相熏习、用熏习两种。真如为吾人本具之自性清净心,具有不...
算题
下地有三种粗相
吠世史迦
鬼趣
龙种尊
阿陀那
火宅僧
顿悟入道要门论
八定
智命
上祭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修学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法门
广化法师《素食的利益》
佛陀的四种弟子

佛陀五百世母亲的贫穷果报
赵朴初老居士《佛教常识答问》

向地藏菩萨求人天福报,还怕得不到吗

业力是如何形成果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