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Pāñcarātra。印度教毗湿奴派之一,以潘迦拉朵拉集(梵 Pāñcarātra Sajhitā)为根据圣典之诸派。该集大部分在西元七世纪至九世纪顷完成于北印度,仅小部分完成于南印度塔米尔(Tamil)地方。本派与狂热献身(devotional)之薄伽梵塔派(梵 Bhāgavata)相较,属崇拜仪式派(liturgical school),在印度宗教发展史上有其特殊贡献:(一)自初期奥义书以来,印度人常以“融合绝对之普遍者与现象之相对我(个人我)”为人生之目的;本派即以礼拜仪式,体验此哲学而将其具体化。(二)大乘佛教之大日经等,系以潘迦拉朵拉集之文体为范例而作成。(三)密教仪轨、供养法等之形成,亦受本派影响。 p611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化生】 p0386 如四生中说。 二解 俱舍论八卷十一页云:云何化生?谓有情类,生无所托,是名化生。如那落迦天中有...(名数)智度论四十七,说百八三昧中,三种之金刚三昧。初曰金刚三昧,通达诸法之三昧也。中曰金刚轮三昧,轮者摄持...生得慧与闻、思、修三慧合称四慧。(一)生得慧,乃与生俱来之智慧。(二)闻慧,听闻圣教而发之智慧。(三)思慧,思惟正...全一卷。元代临济宗僧中峰明本(1263~1323)着。收于中峰广录卷十七。明本仿寒山诗作律诗一○○首,皆系叙说有关参...【等持善巧与等至善巧四句分别】 p1122 瑜伽十三卷二页云:复次如世尊言:修静虑者、或有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广...(植物)树名。智首四分律疏九曰:啰婆醯陀者具多树也。交州有,余方不见。...【慢】 p1277 瑜伽八卷三页云:慢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运失念故;于外及内、高下...即有惭愧心之意。亦即对自己之所做所为,产生反省、惭愧之心。遗教经(大一二·一一一一中):“有愧之人,则有善法...位于须弥山顶忉利天之中央,为帝释天所住之宫城。又作喜见城、天帝释城。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三、俱舍论卷十一载,善...(术语)可畏为威,可爱为德。法华嘉祥疏七曰:畏则为威,爱则为德。又折伏为威,摄受为德。...亦名:治灭摈法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一、出过明举)言灭摈者,谓犯重比丘,心无惭愧,不肯学悔,妄入清众,滥...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毗尼日用切要...
仿荤素食中的添加剂主要成分是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钾、乳酸、琼脂、明胶、卡拉胶等。据统计防腐...
四十八愿中十念称名,即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此约平时说。以五逆罪大,谤法不信,此种罪障,岂悠悠泛泛之修...
在寺院日常接待事务中,应酬最多的恐怕就是世人的种种烦恼、痛苦与障碍,有来自生活与工作,也有来自家庭、身体健康...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种因缘观,能帮助我们转变观念、破除执着,做出正确的决定,避免被七情六欲所困。 当我们...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断烦恼》,讲了当我们有了高素质,有了觉悟之后,我们就不会再去埋怨自己命运不好,并且不...有一位长年住在山里的印第安人因为特殊的机缘,接受一位住在纽约的友人邀请,到纽约做客。 当纽约友人引领着印第安...
四恩是哪四种恩呢?对在家居士来说,就是天地、君、亲、师。原来传统社会每家都有一个牌子,写天地君亲师。 天地,...有人贪恋美色,以为美色是宝,得到一位美女在旁,总是欣悦不已,却不知,一旦迷恋,便成了你的毒。 记得曾经看过许...
潘迦拉朵拉派
【佛光大辞典】
上篇:润生惑 | 下篇:潘迦拉朵拉集 |
(术语)梵语曰素佉Sukha,又曰苏吉施罗。遇好缘好境而身心适悦也。佛地论五曰:适悦身心名乐。梵语杂名曰:素佉。...
化生
三种金刚三昧
四慧
拟寒山诗
等持善巧与等至善巧四句分别
罗婆醯陀
慢
有愧
善见城
威德
灭摈羯磨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仿荤素食的危害

临终十念称名,即得往生

度过人生种种难关,要做到这四点
圣严法师《`因缘`就是自然现象》
随顺世缘除烦恼
你们专注的是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