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南卢氏南方,与永宁(今洛宁县)为界。山之两峰并峙如熊耳,故称熊耳山。乃禅宗初祖菩提达磨之塔所。景德传灯录卷三菩提达磨章(大五一·二二○上):“以化缘已毕,传法得人,遂不复救之,端居而逝。即后魏孝明帝太和十九年丙辰岁十月五日。(中略)十二月二十八日葬熊耳山,起塔于定林寺。”[大明一统志卷二十九、大清一统志卷一六二] p583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全一卷。唐代金刚智译。全称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为金刚界仪轨中之文殊五字法...梵语叫做菩提,是觉察或觉悟的意思。在事障上,一切烦恼,伺隙侵人,惟至圣能随缘省察,不为所困,是觉察义;在理障...(术语)密家所立。于六大惑中除见惑,以其余贪瞋痴慢疑五大惑倍倍五度而得百六十心。...【现观谛时但现观少分共相】 p0958 大毗婆沙论七十八巻十五页云:问现观谛时,为观自相?为观共相?设尔;何失。二...(术语)四流之一。欲界贪瞋等之思惑也,由此思惑而流转于欲界,故名欲流。又总名三界之生死曰欲流,以是为依欲惑而...(术语)色界天之四禅定也。寄归传曰:敬修四定,善护七篇。...羯磨疏·诸界结解篇:“就摄僧界,文又分三:初为自然劳倦,众取济机,开立大界;界限制约,事杂烦多,又开戒场;上...全一卷。略称般若心经略疏。唐代法藏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为般若心经之注疏。书中分教兴、藏摄、宗趣、释题等...于所对之境、事未能专一而心念余事。大宝积经卷六十八(大一一·三八六下):“此诸众会无余念,一心瞻仰大瞿昙,唯...又作衩袒。谓不搭袈裟,仅着法衣。缁门警训卷六慈受禅师示众箴规条(大四八·一○七○下):“衩衣登殿(或系“厕”...(菩萨)Vajrapāṇi,译曰金刚手。名义集二曰:应法师云:跋阇罗,此云金刚。波腻,此云手,谓手执金刚杵,以立名...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为人母者,十月怀胎、一年哺乳;为人父者,早出晚归、供给衣食。释迦佛在《增一阿含经...
真正念佛,一定是持戒 信愿行的行就是念佛。先由念佛的角度来说,真正念佛就是心念真正放在佛。这必须要放下其他一...宋朝人陶禹锡的高祖被人称为陶四翁。他开了一个染布店,曾经有人送来一种能染布的紫草,陶四翁用四百万钱把它买了下...
【经文】 次当想水。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
正确听闻佛法的三要素:专心、信心、恭敬心。 龙树菩萨说,一个人成功跟失败,重点是机会来临的时候,你要把握,你...
这里要辨识几个概念:什么叫善根?什么叫福德?菩提正道名善根,就是发菩提心修持名正行。这才是真善根,这是成佛亲...科学日新月异,医学也随之不断进步,而人类的疾病却相对地增加。这是由工业社会带来工作紧张忙碌,使人患得患失,终...
母亲今年已经八十三岁高龄了,虽然五年前的一场劫难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但一心向佛的母亲,在弥陀慈悲的佛光照耀下...
熊耳山
【佛光大辞典】
上篇:渔山 | 下篇:熊野山 |
【顿出离预流果】 p1249 杂集论十三卷十二页云:复次如说预流补特伽罗、此有二种。一、渐出离,二、顿出离。渐出离...
曼殊五字心陀罗尼品
觉
三妄执
现观谛时但现观少分共相
欲流
四定
摄僧作法界次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
余念
衩衣
跋阇罗波腻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大藏经】龙舒增广净土文
【大藏经】【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父母生前,及时尽孝

当下的念头若是念佛,就不会犯戒
宁可我被骗 不能再骗他人

《观无量寿佛经》第五观:宝池观

佛法的重点在于智慧的观照

执持名号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果真法师:心念转变病就能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