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僧(一说南齐僧)。又称道顺。生卒年不详。贝州(河北清河)人,俗姓周。初习涅槃,再通群经。尝至狱中为众囚说法,其后,住京邑玄法寺。唐初,师至霸川骊山下,见一古寺已崩毁,即修葺复原,称津梁寺,遂住寺弘法,世寿八十余。又据弘明集卷八载,僧顺作“析三破论”(又称答道士假称张融三破论),批驳张融非难佛教之“三破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弘明集卷十八、广弘明集卷二] p574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印名。即羯磨会嬉菩萨所结之印契也。见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三等。...(一)即九地。总称欲界一地、色界四地及无色界四地。(参阅“九地”132) (二)又指九界而言。即地狱、饿鬼、畜生、阿...(杂语)初出家为僧尼。谓之披剃。言共剃发披僧衣也。...【四种所依粗重受】 p0459 瑜伽七十七卷十九页云:所依麁重受,当知有四种。一者、有色所依受。二者、无色所依受。...(术语)又名一如。亦曰一实。皆为绝待之真理也。一者无二,以平等不二之故谓之一。真者离虚妄之义,所谓真如也。...(人名)Subāhu,又作苏摩呼,苏波故。译曰妙臂。苏婆呼经有苏婆呼童子,胎藏界曼荼罗有苏波故菩萨。...禅林中,面对诸佛或历代祖师像前,行合掌、曲躬低头之礼,称为佛祖问讯。又礼拜佛祖,称为佛祖礼。 p2654...(譬喻)以风无色,譬物之无也。成实论二曰:世间事中,兔角龟毛盐香风色等,是名无。...(杂语)台密谓大日与释迦为同一佛,但有法身(大日)与应身(释迦)之差,东密谓二佛别体,各具三身。守护国界守陀...为建筑上之一种木材结构。又作斗栱。于立柱与横梁交接处之弓形承重结构,称为栱;垫在栱与栱间之斗形木块,称为枓。...谓空界有二种。一内。二外。云何内空界?谓此身内所有各别空性空类有执有受。此复云何?谓此身中随皮肉血骨髓等空眼...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
有人说,受了菩萨戒,造罪时罪加一等。这个观念是错误的,非常错误。稍微懂一点佛法因缘观的人、稍微对业果思想了解...师公、道庆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家阿弥陀佛!(鼓掌) 大家放轻松就好,放轻松就好。我之所以会来照善寺,...为了建立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应该培养慈悲心,增进智慧。悲智双运可以使人们达到完美的境界。如果我们只具...问: 净业行人信愿持名求生极乐,但病苦缠身,临命终时是否也要受四大分离之苦? 大安法师答: 信愿称名的净业行人...
我们看下面的九跟十,讲到果地的功德。 九、安忍内外诸障;十、不于似道,而生法爱,是为要意。 安忍,忍辱。我们前...
《楞严经》的法门,就是一个转,转因缘之法而回到不生不灭的本性。这个转字是很重要。你看我们大乘佛法,有人说修学...
(第一讲) 今天学人跟大家共同学习的主题是佛教的《忏悔法门》。在讲这个主题之前,我们先简单说明为什么要修习忏...
说来我已经素食十年了。曾为了吃饭的问题头痛不已。我前后经历了四个时期。每一个时期素食的情况都让我体会到了不同...
僧顺
【佛光大辞典】
上篇:僧诃补罗国 | 下篇:僧传排韵 |
【众相论师】 p0981 西域记四卷十三页云: 德光伽蓝北三四里、有大伽蓝,僧徒二百余人,幷学小乘法数。是众贤论师寿...
玩具
九域
披剃
四种所依粗重受
一真
苏婆诃
佛祖问讯
风色
大日与释迦
枓栱
空界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受了菩萨戒,造罪时罪加一等吗
慧律法师-基隆照善寺开示
慈悲心和智慧
净业行人临终时是否也要受四大分离之苦

顺境时用精进法,逆境时用忍辱法

站在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来调伏烦恼

净界法师:忏悔法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