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五代高丽僧。法号玄讷。通解语文,嗣法于青原系统之雪峰义存禅师。住于泉州(福建)福清院达三十年,致力宣扬宗风,远近学人皆来请益。泉守王公曾请问“如何是宗乘中事”,师叱责之。晚年归返雪峰,即于该处示寂,生卒年不详。(景德传灯录卷十九、祖堂集卷十一、五灯会元卷七) p585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定异者,谓于因果种种差别假立定异,因果种种差别者,谓可爱果妙行为因,不可爱果恶行为因,诸如是等种种因果展转差...(术语)离修证情念之无为真人也。台家称所谓无作性德之人。四十二章经曰: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亦名:过限索衣价戒缘起、过限忽切索衣价戒缘起、忽切索衣戒缘起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佛在舍卫国,罗阅城大臣...(术语)由加行而证得者。与所谓修得同。对生得而言。...(1151~1214)南宋僧。四明(浙江鄞县)人,俗姓王。字达先。号石芝。十八岁受具足戒,先从具庵强公,次谒云庵洪公...【四双八辈】 即声闻乘的四向四果。声闻依其修行之浅深,而分四阶之果位及其向道。即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术语)唐善导判净土之法门,为顿教一乘,速疾成佛,故谓为顿教,一切众生悉得乘此乘,故谓为一乘。观经疏三宝偈曰...【非所应习法】 p0716 品类足论六卷九页云:非所应习法云何?谓不善无记法及择灭。...(杂语)指月录曰:昔有官人作无鬼论,中夜见一鬼云:汝道无我呢?五祖戒曰:老僧当时若见,但以手作鹁鸠形,向伊道...谓修四禅定所生之色界十八天处。又作十八天。即:(一)初禅三天:(1)梵众天,梵者,净之意。谓此天无染欲,乃初禅天...(术语)到涅槃之一道路也。首楞严经五曰:此阿毗达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长水之义疏曰:唯此一路,能通至彼...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
佛法并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符合因果法则的真理,既然能得到自在的果地,必有其自在的因地。因地是什么呢?即是观。...
今天是母亲节,是儿女孝敬母亲的日子,令我想起了佛教所提倡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四恩其中的一恩,是要报父母...后唐庄宗皇帝在皇宫内设斋供养众僧。看见僧人们全在看佛经,只有休静禅师无所事事。 皇帝问:禅师为什么不看经呢?...
在大乘佛法当中把修行人分成三种: 第一种是偏重心力的修学。 有些人他平常修行不念佛的,他完全依靠自己的戒定慧来...
我们修行人很怕听到障碍这两个字,你知道障碍是哪里来的?所有的障碍只有从一个地方出来,就是你的内心,你是你自己...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佛说无量寿经》 这一愿是各得真金色身愿,大家想一想,这就是佛果地...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白?。书写此咒。贮于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诵忆。...明末清初的硕学鸿儒李密庵,有一首《半半歌》 看破浮生过半,半字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
福清玄讷
【佛光大辞典】
上篇:福国寺 | 下篇:福斯保尔 |
上来戒定慧三学,总称三无漏学。此三无漏学,为如来立教之大要。然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一不可缺...
定异
无修无证
过限急索衣戒缘起
加行得
宗晓
四双八辈
顿教一乘
非所应习法
谷呱呱
十八生处
一路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果报的不同,源于认知的差别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禅师不读经

观照力是任何修行的一个根本法门

人最大的障碍从哪里来

金色容颜转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