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中,住持之寝室。为住持在公事方面接待宾客、僧众之处所。有如下三说:(1)在方丈室之外,别置寝堂。(2)在一栋之中,方丈室有大小,指其中之大方丈室。(3)方丈室之一间屋子。在日本,于方丈室之外并不别建寝堂,通常都以方丈室前之一间充当之。[禅苑清规卷七尊宿迁化条、林间录卷下、禅林象器笺殿堂门] p579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梵名 Vinirnīta-pitaka-?āstra。凡三卷。陈·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本论唯有心地品一品,属大乘论部,系瑜...(术语)贮众僧衣服道具之器。其在僧堂者谓之函柜。其在众寮者谓之经柜。众寮是看经之所,故曰经柜。前面与后面各有...(一)(?~623)隋代僧。洛阳人,俗姓孟。才智敏捷,操行贞固。精研大智度论及摩诃僧祇律。居净土寺多年,学众恒逾...【三性与四谛相摄】 p0211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二页云:三性、四谛、相摄云何?四中一一,皆具三性。且苦谛中,无常等...(譬喻)水之冷暖,饮者自知之,以譬自己之证悟。传灯录四,蒙山道明章曰: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大日经疏十...又作巡教。即巡游教化之意。比丘出游必持锡杖,故有此称。 p2872...又作外道六师。古印度佛陀时代,中印度(恒河中流一带)势力较大之六种外道。外道,系以佛教立场而言,实为当时反对...【起】 p0937 瑜伽十卷九页云:云何起义?谓诸缘和合之所引摄、新新生义。 二解 如生支差别中说。 三...【菩萨地】 p1127 瑜伽释十八页云:菩萨地者:希求大觉,悲愍有情,或求菩提,志愿坚猛;长时修证永出世间大行大果...(杂语)为佛法修行而就师为弟子者。...指识心之主,即第八识。宗镜录卷四十七(大四八·六九六下):“故知第八真识常如舍相,以任运之缘合恒常之道,(中...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
人人都知道吸烟伤身,犹如健康杀手,但可能很多人还没意识到,久坐危害不亚于吸烟,甚至有赶超之势。澳大利亚昆士兰...
古时候的得道高僧说: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阶前的竹影因风摇曳,扫不动一点尘埃;月光能够照穿澄澈的潭...蝉声唧唧穿梭在蓊蓊郁郁的只树给孤独园中,传递着解夏自恣、佛欢喜日的到来。随着世尊在此结夏的众多比丘,正忙着浣...
参禅人,身心万不可浮华,不可骄泰,不可我慢。类如食则二粥一饭,衣则任冷任寒。儒教,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
暇满,简单的说有五种的暇满,第一个:善得人身。因为你在三恶道,到诸天去,都不能修行,你必须得到人身;第二个:...传说在深山里,有一座栖息着神仙的湖泊,湖水湛蓝清澈,湖边林木蓊郁、繁花似锦,景色十分美丽。 湖边的林木中,有...
【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剎那之希望。昼夜唯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 我们无始劫来这个妄想,不管对今生的爱取...
寝堂
【佛光大辞典】
上篇:实证主义 | 下篇:对告众 |
【有漏因】 指招感三界果报的业因。如五戒十善为善法之因,五逆十恶为恶法之因。此亦相当于四谛中的集谛。...
决定藏论
经柜
明旷
三性与四谛相摄
冷暖自知
巡锡
六师外道
起
菩萨地
法弟
识主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久坐对健康的伤害与吸烟相当
一转念天堂地狱就在眼前
尸毗王剜眼施鹫缘

任是美满一生,莫如淡薄一世

末法时代菩萨示现主要有两种

不要相信明天会更好
火烧执着鸟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