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墓志。将死者生前事迹,刻于墓石上之文,称为墓志。金石学及考古学上,则指将死者事迹刻于金石之上,且与棺椁共埋者。 p576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为了想得到念佛三昧,特定二七日、三七日、或九十日为一期,一心专念佛的名号。...(名数)种种不一。(一)称赞净土经十佛:一东方不动如来,二南方日月光如来,三西方无量寿如来,四北方无量光严通...【无断】 p1044 瑜伽五十六卷六页云:问:何义,几蕴,是无断?答:一切染污永断对治义,及已断义。一切一分是无断...(天名)梵者清净之义,梵天总离淫欲,故云梵,今梵汉双举,称曰净梵。梵天王也。...(天名)九曜之一。位于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南方。梵名阿伽罗伽。肉色左手持独股戟,右攫服。坐于筵。...子题:作法界意在羯磨、安居随处不加结界、结界为行羯磨 羯磨疏·诸众安居篇:“由安居之法,不专作法界中。结界本...又作退堕、退失。略称作退。即于求佛道之中途,退失菩提心,而堕于二乘凡夫之地;或退失已证得之行位。有关退位之说...又作乱脱。错乱离脱之意。即为防止慢心者恃智妄解,自损损他,乃故意变乱经典文句,使义理不相联贯,令彼自以智力未...(一)(467~529)南朝僧。义兴阳羡(江苏宜兴)人,俗姓周。七岁出家。十三岁开始研习佛学。三十岁,于妙音寺讲法华...华严经随疏演义云:一断一切断者,谓上根之人;断惑无渐次也,中下之人;不知妄惑,即是真智。所以断惑有其渐次,上...(动物)梵语迦耶Gaja,见名义集,一作誐惹。见梵语杂名,普贤菩萨所乘,大圣欢喜天之神体也。...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
关于第十八愿末学有新感受,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早在遗忘年代的那个时候,早在我们不晓得轮回在哪个地方的驴胎马腹...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这里所谓不可取的意思,是说佛法都是一时对治的机宜方便,佛法就像...
《孟子 梁惠王上》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反映了世间的孝道思想,是推己及人、泽被大众的,而...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总会有烦恼和忧愁。当不顺心的事时常萦绕着我们的时候,我们该...问: 关于往生的条件,在于深信切愿,弟子对这点也是深信不疑的,但弟子对于阿弥陀佛第十八愿里面提到的,唯除五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1、一切快乐,没有比祥和更为快乐;一切享受,没有比宁静更为享受。 2、一个人心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一个人心...
夫晚出家者,有十种罪过: 一者,健斗,世言竭斗,俗气成性,我心自在,意凌徒众,不受呵责。 二者,喜见他短,自谓...
墓志
【佛光大辞典】
上篇:墓 | 下篇:寿 |
凡二十卷。南朝梁代陶弘景撰。为道教经典。收于道藏第六三七至六四○册。“真诰”即真人(神仙)口授之意。本书系将...
定心别时念佛
十佛
无断
净梵王
火曜
安居不专作法界
退转
烂脱
法云
一断
象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僧伽吒经

我们往生的电影,十劫前就拍好了

《金刚经》的法与非法

孝行得善报的几则故事
随缘自适,烦恼即逝
万一犯了五逆和谤法,就不能往生吗

通过报身佛的无量相好,能否见到法身如来
67条忠言语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