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梵语 prajña,慧之义。五种般若之一。五种般若,指照了法界、洞达真理之五种般若圣智。其中,境界般若指般若所缘之一切诸法。因般若为能缘之智,诸法为所缘之境,而境无自相,皆由智所显发,故以根本、后得二智照一切诸法境界为空寂,称为境界般若。[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一上、般若心经幽赞卷上、三藏法数卷二十](参阅“五种般若”1183) p576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语)法华经信解品偈曰:长者有智,渐令入出。经二十年,执作家事,示其金银,真珠玻璃,诸物出入,皆使令知。犹...合称为二缚。子即因,指烦恼;果即结果,指苦果。烦脑能生有漏之果,是为因,经常系缚有情,故称子缚;有漏之果亦系...【以利求利】 p0496 瑜伽八十九卷八页云:于所得利,不生喜足;悦获他利,更求胜利;是故说名以利求利。 二解 法蕴...云何正业?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思择力故。除趣邪命身三恶行。于余身恶行所得无漏。...恶缘者,谓诱我为恶事之外界事物,是谓恶缘。...梵名 Jinaya?a, Jānaya?a。北周译经僧。又称耆那耶舍。意译为藏称,或胜名。中印度摩伽陀国人。北周时携二弟子耶舍...(术语)譬不知正道之人。安乐集上曰:如目连所问经。佛告目连:(中略)是故我说无量寿国易往易取,而人不能修行往...(术语)禅家之常语。离言说文字而以心传于心也。达磨之血脉论曰:三界兴起,同归一心。前佛后佛,以心传心,不立文...【本性住种】 为二类种子之一。与‘习所成种’对称,又称本有种子,为无始以来,异熟识中法尔而有,有生一切有漏、...【断究竟】 p1416 瑜伽一百卷二十二页云:断究竟者:谓遍究竟诸烦恼断。由彼断故;圆满究竟证心解脱及慧解脱。...(书名)二卷,失译,说波罗捺国王等八位辟支佛觉悟之因缘。...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五...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 这个地方是说明我们修行人经过一生的修行,我们到临命终时候有两个差别的果报...问: 如果由于医院检查出了胎儿有畸形,因而犯了堕胎的重罪,丈夫和妻子会有恶报吗?念《地藏经》能化解重罪吗?念...(上) 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 大家阿弥陀佛! 首先恭祝大家新年快乐、发大财、消灾延寿!刚开始都要这样...问: 阿弥陀佛,请问法师,现在很多人不管年龄大小,都找人改名,据说可以转运、消灾,弟子对此很迷茫,请您开示。...从前,有一位老和尚在山上一间寺院,一心一意清苦修行。日常除了打理佛寺的一般事务外,生活颇为清静而平淡。 有一...
在终南山有两位修道者,有一位修道者自己感觉一直没有开悟,就要下山参学。他从终南山下来到潼关,住到一间店里,打...
打坐经常要注意的两个问题,就是昏沉和妄想。整个修行过程当中,反复要去对治的,就这两件事。这两件事每个人都差不...人生在世,有些事情应该非常在乎的,比如做人的尊严,做人的道德操守,人生的价值取向等等。然而,作为一个社会人,...
境界般若
【佛光大辞典】
上篇:境界相 | 下篇:境界极成 |
又作格量叹。欲赞叹任何之功德,先假举一大功德,使知其分量,再以此比较其他功德,则他功德之大,亦能不谕而知。法...
止宿草庵
子缚果缚
以利求利
正业
恶缘
阇那耶舍
无眼人
以心传心
本性住种
断究竟
辟子佛因缘论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梵网经

心识主宰着业力的方向
如何回向给被堕胎的胎儿
慧律法师《三千佛圆满开示》
【推荐】改名是否可以转运消灾
结善缘的重要

无能所无对待,合二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