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人身无常之用语。心地观经卷一(大三·二九六上):“犹如梦幻与泡影,亦如朝露及电光。”盖“诸法无常”、“人身无常”乃佛教基本教义之一,佛典论及无常时,除直接诠释无常之义,亦常举示电光、朝露、梦幻、泡影等刹那间即有生灭变化者,以喻显无常之性质。 p569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295~349)五胡十六国后赵第三世皇帝。石勒之从子。字季龙。骁勇绝伦,长于征战,颇为石勒所重。石勒逝后,子弘继...(譬喻)坏车之驾弊驴者。对于法华之大白牛车而言。涅槃经二十曰:乘坏驴车,正南而游。章安疏曰:南方为离,离火也...【年等量】 p0636 俱舍论十二卷二页云:今当辩后年等量别。论曰:剎那百二十,为一怛剎那。六十怛剎那,为一腊...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境界有对与障碍有对四句分别】 p1290 俱舍论二卷二页云:若法、境法有对,亦障碍有对耶?应作四句。谓七心界法界...止恶与修善之并称。又作止恶行善、废恶修善、断恶修善。止恶,即不作杀、盗、淫等身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名数)又曰五大明王:不动、降三世、军荼利、大威德、金刚夜叉之五尊。【又】胎藏界持明院之五尊也...【七种清净】 p0057 瑜伽九十四卷十五页云:云何名为七种清净?一、戒清净,二、心清净,三、见清净,四、度疑...入一切法有八种,谓一切法欲为根本,作意所生触所集起,受所引摄定为上首,慧为最胜,解脱为坚固,出离为后边。...谓于一微尘中入一切之三昧。华严经称一尘之中现无量刹,入一微尘中三昧,即表示一切诸法事事无碍之理。碧岩录第五十...1、真实和虚妄。不假叫做真,虚假叫做妄。 2、真心和妄心。 3、因缘生的一切法,都是虚妄不实,叫做妄法,...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上一句是教我们:评论他人要选取他的长处,婉转体谅他的不...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但有间接关系,这是因为往生极乐世界不是靠苦行往生的,而是靠信愿持名感通佛力往生的。...
佛为什么说观相元妄,观性元真?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 有时候我们会想,我们看到平常很多事情真的是有障碍,但是为...有一次,我和一位居士同乘一辆车,遇到红灯,车停下来,一个卖玉兰花的先生马上将花送进窗口,看到我说:师父!玉兰...
一诚法师,俗姓周,法号一诚,字悟园。1927年农历2月2日出生于湖南望城,1949年6月8日于湖南长沙县(今望城县)黄金...
【原文】: 令严临终,神识清爽,念佛而逝,可生西方。然无论已生未生,为人子者,固当常为礼拜持诵。以期未往生,...
在寺院里,经常有好多游客或是居士来求教,问题多是关于世俗烦恼的煎熬。 人为何会如此烦恼?在佛法看来,是因为放...
要说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先来说明苦,迫恼身心,使人们不得安然谓之苦。世间苦事无量,如三苦、八苦、十苦、百苦说...
电光朝露
【佛光大辞典】
上篇:电光石火 | 下篇:靖嵩 |
梵语 vi?esa-mārga,巴利语 vīsesa-magga。胜,殊胜之义;进,升进之义;道,通道、过程之义。即指比前阶段更殊胜...
石虎
坏驴车
年等量
凡夫
境界有对与障碍有对四句分别
止恶修善
五大尊
七种清净
入一切法
尘尘三昧
真妄
【大藏经】【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悲华经

论人当取其长,做事先审其害
大安法师: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

相状是虚妄的,障碍是自己捏造的
圣严法师《大与小》

一诚法师与江西佛教

以孝亲之心礼诵,功德更大

观无常是断除烦恼的殊胜法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