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三智之一。即遍知世间、出世间一切道门差别之智慧,此种智慧乃属菩萨之“不共智”。又称一切道种智、道种慧、道智、道相智。据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之说,于六波罗蜜中,能行分别思惟之智,称为道种智,又指广学一切道法以济度众生之菩萨智。天台宗以之配于空、假、中三观中之假观,而谓其乃破除尘沙惑所成的化道之智。[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摩诃止观卷三上、观音玄义卷下](参阅“一切智”14) p565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百四十种不共佛法】 p0635 瑜伽三十八卷二页云:百四十不共佛法者:谓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四一切种清...【远想近想】 p1257 集异门论十一卷八页云:若远若近者:云何远想?答:过去未来想。云何近想?答:现在想。复次云...(鬼类)伊罗婆那者梵名。又作伊罗婆拏,堙罗那,烟罗婆那,蔼罗筏拏,爱啰博拏,哀罗筏拏,烟罗槃那,蔼那婆那,伊...行事钞·受戒缘集篇:“(一、约缘显意)明说相,据理随师具学,何独此四?为缘起有过,且制四根本,若毁非用;余篇...【一切取断遍知论】 p0011 显扬五卷一页云:一切取断遍知论者:谓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断遍知论。...(术语)得佛果之后。文句记九下曰:昔于诸教,虽见不同,而生于疑,乃不知是果后方便。...谓不生不灭之本际,即指人人本有之自性清净心。大日经疏卷一(大三九·五八九下):“本不生际者,即是自性清净心。...【勇】 p0883 瑜伽九十八卷四页云:云何名勇?谓如前说,堪能忍受,发勤精进所生众苦,诸淋漏苦,界不平苦,他...世界坏灭时所起大三灾之一。彼时,水由地下水轮涌出,注大洪雨,雨滴甚粗,或如车轴,或如杵,历多年而不止,第二禅...指日、月、星三者。又指色界第二禅之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p545...【不于有情现行辛楚加行等令得义利戒】 p0347 瑜伽四十一卷九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应以种...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
问: 请问把去世多年的人挂牌超度,能否有效果?能否从恶道度出来?家里人不信佛法,并且教我不要放生。如果我帮他...
问: 学佛人如果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排在第一位而无暇参与义工所从事的各项慈善活动。我们应该如何在工作之余,妥善...中国古诗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佛教中,有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一个人的一口气没有断,很像一个样子。等到无常鬼一到,一口气回不来了,你们想想看,还像个什么东西?天冷的时候,...问: 请问师父,何谓一心归命,我们修行净土的行者,要怎样将一心归命巧妙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净界法师答: 这是...有一天,释尊在寂静的森林中坐禅。日影稀疏的筛进林中,除了微风拂过树梢的轻响外,没有其他声音,有时连风都沉寂了...
大势至菩萨音译摩诃那钵,又名得大势、大精进、无边光菩萨,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第二补处菩萨,将于...
昔日,佛在摩竭陀国王舍城弘化,与侍者阿难在路行走。此时,佛看见远处调达正沿着同一条路朝他们走来,就告诉阿难:...
道种智
【佛光大辞典】
上篇:道实 | 下篇:道绰 |
(1626~1710)日本临济宗僧。小田原人。号独师。出家于妙心寺。后游历诸方,历时三十余年,致力于僧传史料之收集,...
百四十种不共佛法
远想近想
伊罗婆那龙象王
受具戒竟为说四夷
一切取断遍知论
果后
本不生际
勇
劫水
三光
不于有情现行辛楚加行等令得义利戒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把去世多年的人挂牌超度,能否有效果

如何处理做义工与念佛修行的关系
要懂得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只剩一具尸首,你还想她吗
一心归命如何运用在生活中
找迷失的自己

【推荐】投足震动魔宫殿的大势至菩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