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公案名。禅苑蒙求卷上(卍续一四八·一○四下):“三圣到道吾,吾预知,以绯抹额,持神杖于门下立,圣曰:‘小心祇候!’吾应喏。圣参堂了,再上人事,吾具威仪方丈内坐。圣才近前,吾曰:‘有事相借问,得么?’圣曰:‘也是适来野狐精,出去!’”鬼,指山门之守护神。道吾因预知素以机锋俊敏而闻名之三圣慧然将上山来,故装扮成山门之守护神(鬼)在门前应对,因三圣态度谨慎,故允许其入门。三圣参堂之后,入方丈拜见道吾,道吾本欲询问其所悟之旨,反被三圣识破,而被戏称为“野狐精”,机锋顿失。 p563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指世间之善根。又作世俗善。如行五戒、十善等,能受人、天果报之善根,即称为世善。又一切有为善法皆称世俗善,为无...【永害离欲】 p0495 杂集论四卷五页云:永害离欲者:谓由出世间道离欲。...于心观理,而如理身行之,是曰观行,又观心之行法也。...资粮道者,谓诸异生所有尸罗,守护,根门饮食知量初夜后夜常不睡眠勤修止观正知而住。复有所余进习诸善,闻思修所生...印度古代苦行外道之一。彼等身常炙热及熏鼻等,甘受热恼,或赴火而死,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参阅“苦行外道”3...(术语)六祖坛经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修法)加持自身而为本尊之法。大疏演奥钞十二曰:观心中有缚字,变成五股金刚杵,杵变成金刚萨埵。如是观己,手结...明代,凡皇太子、诸王等出生,皆以幼童一人剃发为僧,表代其出家,称为替僧。据张居正敕建承恩寺碑文所载,明朝凡皇...【生杂染】 三杂染之一,生杂染又作苦杂染。因烦恼及业而有生,由此生苦,更有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应恭敬】 p1399 法蕴足论二卷十五页云:应恭敬者:谓若识知,若不识知,皆应起迎曲躬合掌稽首接足而赞问言:正至...(菩萨)新作商莫迦Śamaka,菩萨名。昔有长者,夫妻两目并丧,入山求道。时有菩萨,名一切妙见。愍其意,生于长者...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印光大师校印本)...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我们说读诵一部经典,要恭敬受持、法加持受持、随闻入观受持,但其实最佳的状态是什么呢?就是超情离见受持。 怎么...问: 民间有这样的说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另外二不孝是什么,它的含意是什么。 方海权答: 不孝者三: 阿意...
问: 弟子目前状态是这样的:说我信吧,却做不到通身靠倒,也做不到对尘世毫不留恋;说我不信吧,隐隐总觉得若不抓...
一日,一名年轻的学僧前来参问大珠慧海禅师,学僧一见面就问:如何才能住于正法? 大珠慧海禅师说:正法本来就久住...
我们先说明九心住,这个九心住又有一个名称叫欲界定。为什么叫做欲界定呢?就是说他的定境当中,还是属于欲界的五蕴...
问曰,念佛之门,多承开导,群疑尽释,正信现前矣。但上文所谓抖擞身心,拨弃世事。今世网中人,间有境缘顺便,身意...
我们怎么样来长养我们的四无量心呢?《华严经》告诉我们: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也可以说安住慈悲喜舍中...一休禅师在比叡山乡下时,有一天看到一群群的信徒都朝山上走去,原来比叡山上的寺院在晒藏经。传说晒藏经的时候,如...
道吾装鬼
【佛光大辞典】
上篇:道场 | 下篇:道希 |
禅宗公案名。据诸佛要集经卷下载,昔时离意女在释尊座前入于三昧,大智慧者文殊菩萨虽为过去七佛之师,却无法近佛而...
世善
永害离欲
观行
资粮道
赴火外道
无常迅速
加持自身法
替僧
生杂染
应恭敬
睒摩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推荐】诵经如何达到最佳状态
不孝有三的含义是什么

做不到通身靠倒,这样的状态要如何打破

新参四问

九心住(欲界定)

订定念佛功课,信愿才算坚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