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868)新罗僧。朝鲜佛教禅门九山师子山派之祖。又称道均、道云。汉州(京畿道)人,俗姓朴。出身豪族,十八岁出家,于鬼神寺研学华严经。宪德王十七年(825)来唐,投南泉普愿之会下。文圣王九年(847)归国,止于双峰寺,学者云集。门人折中于江原道原州郡师子山创建法兴寺,蔚成师子山派。景文王八年示寂,世寿七十一,法腊四十四。[祖堂集卷十七、景德传灯录卷十] p562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即佛果四智。谓至佛果转舍有漏识蕴所依而得之四种无漏智。略称四智。据成唯识论卷十、佛地经论卷三等载,唯识宗立大...(名数)一身寂静,舍家弃欲,息众缘务,闲居静处,远离情闹,身之恶行一切不作,是云身寂静。二心寂静,于贪瞋痴等...(1887~1967)广东南海人。字静庵,法名慧涛。为太虚大师之在家弟子。在港四十年中,曾鼎力协助兴办佛教社会教育及...(经名)一卷,失译,东晋录。因旃陀罗厌惑阿难,而说此破之。...亦名:亡僧物分物时节、分亡僧物时节、亡人物分物时节、亡五众物分物时节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分之时节。(一、...人类四有者: 一、生有 初托胎时,一念相续,五蕴从生也。 二、本有 生后死前,五阴之身,为业报本也。 ...(术语)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无上道。法华经方便品曰: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同寿量品曰:每自作是念:...(术语)大乘百法中随烦恼二十之一。使心散乱,于所缘之境不能明记之心所也。唯识六曰:失念,于所缘境不能明记为性...【生无暇】 p0475 瑜伽二十一卷二页云:云何生无暇?谓如有一,生于边国,及以达须蔑戾车中。四众贤良正至善士,不...又作五十五圣。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华严经等载,善财童子遍求法门要义,初参文殊,复游行南方,次第参访五十五位善...位于韩国全罗北道高敞郡雅山面。为修者(云水僧)云集之处,故名之为禅云寺。义云国师创建于百济威德王二十四年(5...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问: 法师,自己吃净素非常的欢喜,但是身体一直病病歪歪,让家人担心,在家里没能表好法,弟子实在是很惭愧。虽然...
【原文】 本朝尊宿①,自洪武②至今,殆不多见。无论唐宋,只如元之中峰③、天如诸老,今代唯琦楚石④一人可与驰骋...
今天和大家总说念佛的方法。持名念佛主要在一心不乱,一心不乱的修行方便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因为净念相继就是...
要改变自己就先了解自己,楞严经的七处破妄,十番显见,就是教我们去判定真跟妄,经中判定真妄有两个方向:第一个从...问: 有人说我们净土宗行人是自了汉,您怎么看待? 道安法师答: 有的人说我们净土宗是自了汉,自顾自,求生西方了...
当你第一次在寺院随出家人吃斋饭时,定感到新鲜:出家人吃饭,坐不窥堂,端身无语,举止安详,既严肃又认真,气氛平...
曾经有个年轻人,因为家中烧火做饭的原故,所以天天要劈柴,可他却天天都在喊木柴太硬了,很难劈。因为喊多了,邻居...佛教中的念珠即以线贯串一定数目之珠粒,于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之随身法具。 又称数珠、珠数、诵珠、咒珠、佛...
道允
【佛光大辞典】
上篇:道元 | 下篇:道壬 |
【菩萨戒有三品别】 p1131 摄论三卷四页云:差别殊胜者:谓菩萨戒、有三品别。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
四智心品
二种寂静
陈静涛
六字咒王经
亡物分物时节
四有(二)
无上道
失念
生无暇
五十五善知识
禅云寺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病不是吃素吃出来的

不可妄自尊大而轻视古德,又不可甘心暴弃而不为豪杰

摄耳谛听 佛号不断

对立心强的人,妄想就打的重
如何看待净土宗行人是「自了汉」

在寺院吃饭为何不能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