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vimukti-mārga。为四道之一。乃于无间道断惑之后,生出一念之正智,以此正智证悟真理之位。此一正智,乃解脱迷惑之智,故称解脱道。无间道则为烦恼正行断灭之位,为解脱道之前位。解脱道、无间道,再加上加行道、胜进道,称为四道。[大毗婆沙论卷六十四、俱舍论卷二十三、卷二十五] p560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取所对之法贪着而不离也。涅槃经十七曰:取著名为凡夫,一切凡夫取于色乃至着识。以着色故,则生贪心。生贪...【四种名】 p0403 大毗婆沙论十五卷六页云:复次名有四种:一、假想名,二、随用名,三、彼益名,四、从略名。假想...禅林用语。又作机前。原指事机之先兆;禅林中,形容一念未动、一言不发前之状态。意谓于吾人分别情识尚未起动之前。...(人名)舍卫国有长者,生一女,顶上自然有一宝珠,因字云宝珠。有来乞者,即取而施与,施已复生。年长诣佛所出家,...(杂语)数量之名。译数十万兆。见本行集经十二。...(名数)檀者梵语檀那Dāna之略,译曰布施。三檀者财施,法施,无畏施之三施也。智度论十四曰:檀有三种:一者财施...凡三十卷。元代昙噩撰。今收于卍续藏一三三册。全名新修科分六学僧传。收录自后汉明帝永平十年(67)至宋代之高僧一...云何施波罗蜜多相?谓诸菩萨安住菩萨法性菩提心为依止,以悲导心舍一切时所有身语意业,如是由种性故愿故意乐故事故...梵语 nirvid。心所之名。为“欣”之对称。即嫌恶生存现象诸苦之无量过患而欲出离之善的精神作用。大毗婆沙论卷二十...诸经皆有通别二序,在通序(又名证信序)里,举出六件事以资证明此经确乃佛亲口所说,称为六成就。例如金刚经之经首说...三种受戒之一。佛入灭后,无授戒法师时,自于菩萨尊前自誓受戒,称为下品戒。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大二四·一○二○...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龙藏本)...楞严咒注音版...《荀子》说: 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问:长老慈悲,弟子有一些朋友,总是满口的佛语,但是行为确是不如一般人,表里不一。问题是,我们是要远离他们呢?...一、佛七的内涵 佛七,也称打佛七,指的是净业同修集中时间,在统一的地点,在规定的日期,洒净结界,排除干扰,集...一、五戒十善是基本 菩萨戒,以五戒为基础,什么是戒?就是要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达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就是偷心不死啊。其实话头无所谓死不死,之所以说死话头,是说一成不变一门心思就参这个念...问: 感恩师父远道而来为我们讲经开示。我的问题是:善导大师关于正行与杂行,正行五专念,万修万人去,杂行千人修...于一切法唯有识性,随闻胜解故;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故;离一切障故。 如理思维到底是思维什么道理呢?简单地说,...在生活中,我们会发觉自己身边的许多人与朋友都活在过去或未来中。 一部分的人他们日日在追忆中生活,为生命中某个...
解脱道
【佛光大辞典】
上篇:解脱深坑 | 下篇:解脱道论 |
(杂名)有外道,自负论议之力最大,名为论力。止观辅行十曰:大论云:有外道名论力,自谓论议无与等者。其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