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江苏兴化人。幼依震华法师披剃。镇江竹林佛学院毕业。民国三十三年(1944),与法宗法师等于栖霞山蒙志开和尚传授大法。师擅长梵呗、佛学、国学造诣皆精湛。三十八年,赴香港,后前往越南弘法,于西贡堤岸创建龙华寺。六十二年,复返香港,历任鹿野苑住持、董事长,且任教于能仁书院。 p528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又作阿摩罗识,阿末罗识。译曰清净识,无垢识,真如识等。九识中之第九。金刚三昧经曰:诸佛如来,常以一觉...(杂名)女子信徒之结社也。僧史略曰:东晋废帝太和三年,洛阳东寺尼道馨,通法华维摩,研穷理味,一方宗师,此则尼...进食时所用之器具。一般有头钵、鐼子、匙箸袋、净巾、袱纱、匙、箸、刷、钵单、钵拭。[禅苑清规卷一赴粥饭] p400...(术语)搂者揽取也。[(廣)@(包/(袁-土-口))]取也。凡鼠食栗,必取其实,全其皮壳,穿内而不损外,以喻或师以不空假...【邪行障】 p0672 成唯识论九卷十九页云:二、邪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起悮犯三业。彼障二地极净尸...“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苦受】 三受之一,五受之一。受者,领纳外境之义。境有顺、违、俱非三境,故受有苦、乐、舍三受。逼迫身心,领纳...乃指十地菩萨所起之两种迷惑。即:(一)执着我法之迷惑,即主客本来皆空无自性,视其为实体而起执着之迷惑。(二)执着...于饭食之际所行之作法。出家之饭食原以乞食为原则,故有严格之规律。戒律中关于食法有多种之制戒,如九十单堕中,有...全一卷。又称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妄尽还源观、华严还源观、还源观。唐代法藏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本书系祖述...谓盲昧闇冥,为无明烦恼所覆蔽,则无见理之明,如盲者之无法见物。大智度论卷四十(大二五·三五五上):“舍利弗说...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
我们一般人还没有成就圣道之前,是有漏种子和无漏种子都具足。我们曾经做慈善事业,也曾经造了很多的罪业, 只要是...
我们一讲到禅修,就会想到在禅堂里面两腿一盘,监香师父扛着香板走来走去。各自闭目用功,或者数自己的呼吸、或者看...
我们是牲畜的活坟场,为了口腹之欲而将它们斩杀。饕餮之前从未伫足片刻想想,若动物也像人一样有人权当如何?星期天...
◎ 生命是无常的,在那无常变化当中,每一个变化你都没办法决定,都是由因缘来决定的,所以它是苦的。当你了解之后...
社会上有人说:披起袈裟事更多。事多不是指是非多,是指出家的僧人披上袈裟任务很多,而且非常重要。出家人是要荷担...学佛要懂得把握自己的心志方向,坚持善行,断除恶行;如此才能保持身心清净,成就信实诚正的品格。 佛陀在世时,曾...
实则神即是物,物即是心,心亦是神,然神亦非神,物亦非物,心亦非心。佛明三界(宇宙)本无一法(事物)建立,皆是...
其实它这个地方所要讲的观念,就是这一句话,就是本此无住而建立世界众生的颠倒。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譬喻好了。本此...
超尘
【佛光大辞典】
上篇:超越证 | 下篇:超乐 |
亦名:比丘听畜六种刀子 行事钞·钵器制听篇:“毗尼母,听畜刀子六种,一用割皮、翦甲、破疮、裁衣、割衣上毛缕,...
庵摩罗识
尼讲
食器
鼠搂栗
邪行障
众生界
苦受
二愚
食作法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盲冥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什么是有漏与无漏种子

参禅的先决条件

戏剧大师萧伯纳谈素食护生

净界法师法语--智慧的抉择

三滥不禁,佛法不兴
不喝酒戒的由来

三界本无一法,皆是真心起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