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pratisajdhi。于轮回转生之间,指由中有而托生于母胎。其相,通于大小乘,凡诸因缘具备,男女各于异性之父母起爱着而生。俱舍论卷九(大二九·四六下):“中有为至所生,先起倒心,驰趣欲境,彼由业力所起眼根,虽住远方,能见生处父母交会而起倒心,若男缘母起于男欲,若女缘父起于女欲,翻此缘二俱起瞋心。(中略)彼由起此二种倒心,便谓己身与所爱合,所憎不净泄至胎时,谓是已有,便生喜慰,从兹蕴厚,中有便没,生有起已,名已结生。”盖生此倒想者唯凡夫,若菩萨则不然;菩萨入母胎时,心不颠倒,于父为父想,于母为母想,俱相亲爱,无有异心。[大毗婆沙论卷六十、瑜伽师地论卷一、卷六十六、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五、成唯识论演秘卷三末](参阅“中有”1017) p518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为隋代开国君主。姓杨,名坚。小字那罗延。开皇元年(581)至仁寿四年(604)在位。帝笃信佛法,除废止北周之毁佛令...(物名)修法而加神力之香水。苏悉地经二曰:器盛净水,随所作事,置本献花,复置涂香。依本法而作阏伽,烧香薰之,...【非学非无学业】 p0717 瑜伽九卷八页云:非学非无学业者:谓除学无学业,余相续中所有善不善无记业。 二解...西方净土之菩萨,具足十三力,而能自利利他。即:(一)因力,宿世之善根力。(二)缘力,善智识之教诲力。(三)意力,如...(术语)不定地法之一。使心闇昧之精神作用也。意识惛熟,谓为睡。五识闇冥而不恸,谓为眠。心所之一。属于烦恼。于...【唯本有种不应道理】 p1009 成唯识论二卷十一页云:若唯本有;转识不应与阿赖耶为因缘性。如契经说:诸法于识藏,...又作光座。即台座与后光。诸佛菩萨、功德天像台座之后多有光环。[陀罗尼集经卷十一] p4102...(人名)洛阳伽蓝记法云寺。西域乌场国沙门昙摩罗所立也。摩罗聪慧利根。学穷释氏。至中国即晓魏言隶书。凡所闻见。...【尽】 p1285 如死差别中说。 二解 杂集论八卷十四页云:复次问言何故名尽?见道对治、得离系故。烦恼聚中,余少分...(术语)一实相者,谓真实之理,无二无别,离诸虚妄之相也。...指比丘以五种邪法求取利养而活命。即:(一)诈现异相,谓诸比丘违反佛之正教,于世俗人前诈现奇特之相,令其心生敬仰...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一般人只知道无常是损坏、消失、死亡等消极面的现象,这绝对是错误的观念。 正确的无常思想,可以产生努力、改进、...
经常有人会问如何修行最快捷,诵哪一部经最有功德,持哪一个咒最灵验其实无论诵经、持咒、念佛,所有修行法门都没有...惠能大师谓惠明曰:「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又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
常常说到口业四种过:恶口骂人、妄语欺骗、两舌离间、绮言有损。前三种口业过失,相状粗显易知,关于绮语今略作讨论...
柏林禅寺在唐朝出过一个伟大的禅师赵州从谂禅师,他的舍利塔现在还在这里。赵州禅师有一个话头,成为禅宗修行的一个...
我们看第十七,乐如漏尽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我们前面讲到正报的身心,...
【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及真歇了(禅师),谓净土一法,直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流。又曰,洞下一宗,皆务密修,以净...
一次,佛陀遇到四位孔武有力、正试着搬动一块巨石的壮汉。佛陀只轻轻地用脚一触,整块大岩石就弹向空中,裂成碎片。...
结生
【佛光大辞典】
上篇:结戒 | 下篇:结界 |
成实论云三慧: 一、闻慧 闻慧者,由于听闻而生智慧也。谓从经论中闻,或从善知识处闻,以因闻故,能生无漏圣...
隋文帝
加持香水
非学非无学业
十三力
睡眠
唯本有种不应道理
座光
昙摩罗
尽
一实相
五邪命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圣严法师《否极泰来》

行四事能令菩萨速得陀罗尼法
圣严法师:如何能明心见性

善护口言,切莫落在绮语之中

众生最大的也是最难断的贪

往生到极乐后的正报身心相貌

净土是上根器所修法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