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caturtha-dhyāna,巴利语 catuttha-jhāna。新译作第四静虑。为四禅之第四。据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九载,此禅定具有舍清净、念清净、不苦不乐受、心一境性等四支。于此禅定,离脱第三禅定之妙乐,故称“舍清净”;仅忆念修养功德,故称“念清净”;由此之故,住于不苦不乐之感受中。又于此禅定中,可对治出入息、第三禅定之贪、乐、乐作意、定下劣性等五种修道之障难。修习此禅定,可得生于第四禅天之果报,此天属色界四禅天之最高处。其中有无云、福生、广果、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等八天,即:(一)无云天,此天位于云层密合处之上,故自此天开始,云地轻薄,犹如星散。(二)福生天,具有异生凡夫之胜福,方得往生此天。(三)广果天,于色界诸天中,此天乃异生凡夫所往生最为殊胜之处。(四)无烦天,于此天中,无有繁杂纷乱之事物或现象。又以此天天众不求趣入无色界之故,此天又称为无求天。(五)无热天,此天之人已能伏除上中品之障,意乐调柔,离诸热恼,故称无热。(六)善现天,此天之人已得杂修善品之定,以果德彰现之故,称为善现。(七)善见天,此天之人已离修定之障,至微细之余品中,凡有所见,皆极清澈,故称善见。(八)色究竟天,此天已到众苦所依身之最后边,亦即有色天中之最后,过此天则为无色界。此外,有关第四禅诸天之依处、身量及寿量等之果报,详载于长阿含经卷二十、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俱舍论卷十一、立世阿毗昙论卷三、卷七等中。又如上记所述,第四禅天天众已脱离第三禅天之妙乐而仅忆念修养功德,故此天又称为“舍念清净地”。又此第四禅天于劫末之时,不受火、水、风之三灾。[俱舍论卷八、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二十一、大智度论卷七](参阅“四禅”1843、“四禅天”1846) p476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远离此彼言论】 p1257 瑜伽十六卷三页云:远离此彼言论者:谓诸言论、非以此显此。亦非以彼显彼;是说名为远离此...【邪行】 p0670 瑜伽八十六卷二十三页云:复次由四种相,能令彼人虽入圣教,而行邪行。一、由微劣不净意乐故。...【思已业】 于心中分别思惟之思业,而现行为言语之谓。...(杂语)一会之大众也。大法鼓经上曰:今此会众如栴檀林,清净纯一。...亦名:嫌骂僧知事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六缘:一、是羯磨僧差人;二、知是;三、如法经营,无恚痴意;四、...(术语)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所说,如意宝珠曼陀罗之祈念法也。如意宝珠者如意轮观音之三昧耶形也,...【二种于断所证】 p0033 瑜伽六十八卷五页云:复次略有二种于断作证。一、于种子伏断作证,二、于种子永断作证...(术语)果德者,佛果德用之义,换言之,则遮那佛所具之绝对德用也。...【时摄】 p0915 如十种摄中说。 二解 显扬十四卷十页云:时摄者:谓诸蕴等、过去未来现在、各别相摄。 ...河南陕府城外有大铁牛,传说是禹王为防黄河泛滥所铸,为黄河之守护神。禅宗“铁牛之机”一语,即谓其“体”不动、“...谓供给资养佛、僧等日常生活所需之四事。四事,指衣服、饮食、卧具、医药,或指衣服、饮食、汤药、房舍等。据无量寿...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施食只会有功德,不会有任何风险,有佛经为据: 1、有人担心施食不成功,弄得不好反被鬼神害,请看《优婆塞戒经》杂...
如果从《弥陀要解》的标准来看,念佛人临终的时候,他不是马上提起佛号,不是的,他要先调整心态。他要怎么样呢?法...
若薄福者,当生下贱种,彼于死时及入胎时闻纷乱声,及自妄见入诸芦荻稠林等中。 如果是薄福之人,将会受生在下贱之...问: 念佛人诸佛护念、菩萨拥护,但是为什么现实当中真是有人也在称佛名号,但也会出现着魔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刚才在观音跳,讲了半天的观音菩萨的感应呀瑞相呀,循着大道走上来,现在到了紫竹林的这个门...
感应道交的特点在善导大师的著作里面及实践中比比皆是,比如我们现在讨论的《观经四帖疏》,他造这部《四帖疏》的心...
那么假设不幸的是,我们今生的罪业,它在临命终的时候浮现出来,那么怎么知道是罪业起现行呢? 这个不善业在得不可...
美国《健康》杂志刊文,总结了少吃肉的10个益处。 1.减轻体重。2013年发表在《美国营养和饮食学会期刊》上的一项为...
第四禅
【佛光大辞典】
上篇:第十六王子 | 下篇:笮融 |
指唯一无二,绝对平等之真如理体;亦即天台宗所称之诸法实相,华严宗所说之一真法界,大乘起信论所说之真如门。又作...
远离此彼言论
邪行
思已业
会众
嫌骂知事戒犯缘
如意宝珠法
二种于断所证
遮那果德
时摄
铁牛
四事供养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推荐】施食只会有功德,不会有任何风险,有佛经为据

净土宗最怕就是你抗拒

福德薄厚,入胎时显现的境象不同
念佛人为什么会着魔

紫竹林中观自在

《观经四帖疏》的不思议缘起

一个人堕落三恶道前,会有一些前相征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