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dur-grhītā ?ūnyatā。又作僻取空。取恶空之义。为“善取空”之对称。即否定因果道理,不知缘生无性之理而谬解空义,执著于断空之见。据成唯识论卷七载,否定真俗二谛,是为恶取空,诸佛说为不可治者。又据大智度论卷一载,佛法中有方广道人,说一切法不生不灭,空无所有;以其说不契实义,不知即空无性之理,即是恶取空。[菩萨地持经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瑜伽论记卷九、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华严五教章卷四] p494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mahā-parinirvāna。音译作摩诃般涅槃那。略称涅槃。指大灭度、大圆寂,为佛完全解脱之境地。据天台四教仪集...又作支分上曼荼罗。支分者,四肢五体之义。即密教于本尊、阿阇梨或行者身上,以观念建立之曼荼罗。此有二类:(一)三...【相心散乱】 p0837 显扬十八卷二页云:四、相心散乱。谓依止外相,作意思惟内境相貌。...(术语)毗卢遮那佛集法界眷属,成自利利他大佛事之坛场,谓为曼陀罗。密教中此曼陀罗有二大宗:一为金刚界,一为胎...【领受粗重】 p1297 杂集论十卷十三页云:领受粗重者:谓有漏诸受习气。...禅林用语。禅林中,形容具有过人见识、能力、彻悟境地之师家或禅徒。此等优秀禅者,一切所作所为,皆非寻常之辈所可...梵名 ārya-varman。新罗僧。生卒年不详。唐贞观(627~649)年间,为追求正教及亲礼释尊圣迹,乃远涉中印度,止于...(术语)至临终,往生之业事始成辨也。为报土往生之因之念佛,多念修习薰成至于临终,由平生多念之功而见佛往生也。...【不自知】 p0318 集异门论十七卷三页云:不自知者:谓不了知自德多少。谓自所有若信若戒若闻若舍若慧,若教若证若...凡十九册。日本续净土宗全书保存会编。乃收录有关净土宗重要典籍之丛书,辑净土宗全书所未收者。内容包括注书、传书...谓罪障皆由妄想而生,藉思惟、忏悔之功德,一切罪障皆消灭;如霜露遇朝日而消失,罪业受智慧光明之照射而无踪。观普...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从前,有一个贫穷的沙门。他穷得一无所有,终日以乞讨为生,但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从不伤害生灵,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人品以正直为贵,心地...
《华严》喻药王树,若有见者,眼得清净,乃至耳鼻六根,无不清净。众生见佛,亦复如是。以见圆觉佛,闻普门法,神力...别埋怨自己命运坎坷,先检讨自己负面(黑暗)的心念。了解这道理的人,就不会随便放纵自己动坏念头,或负面、黑暗的...
今列三要,以为成就临终人往生之据。语虽鄙俚,意本佛经;遇此因缘,悉举行焉。言三要者: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
「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俗语说:一个愤怒的人只会破口大骂,却看不见任何东西。有人说,愤怒的人恢复理智时,会把怒气转移到自己的身上,如...修道的人,心要安放在道上,你有道,龙天护法自然护持。所以修行人不要去打广告,做宣传。如果有一点功德,还要藏起...
恶取空
【佛光大辞典】
上篇:恶叉聚 | 下篇:恶口 |
【尔焰】 或名尔炎,此云所知,又云应知,又云境界。问:如大论云:是时过意地,住在智业中。华严安云:普济诸...
大般涅槃
支分生曼荼罗
相心散乱
两界曼陀罗
领受粗重
尽大地人一口吞尽
阿离耶跋摩
临终业成
不自知
续净土宗全书
众罪如霜露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鹦鹉吞珠
君子有九思

极乐世界的见闻获益
事与愿违时要好好检讨自己的心念

成就临终往生,要注意哪三大要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