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障之一。“事障”之对称。指根本无明、邪见等理惑,能障碍正知见,使不达本觉真如。[圆觉经卷下](参阅“二障”241) p472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人名)唐断际禅师希运,幼于福州黄檗山出家,后参江西百丈山海禅师而得道。后居洪州大安寺,海众奔辏。相国裴休镇...(一)指劝门与诫门。教人行善,谓劝;制止恶行,谓诫。佛教教理兼具此双重意义,称劝门与诫门,或合称劝诫二门。七佛...(名数)一云,二风尘,三烟,四阿修伦。即日月蚀。以譬贪瞋痴慢之烦恼。...【死想】 p0618 集异门论十三卷十二页云:死想云何?答:于自身命、极善作意,思惟无常;诸想、等想、现前而想...(杂名)于佛生日造浴佛之小亭,于亭上揭义成殿之额。义成乃悉达太子之幼名,一切义成之略。西域记七曰:萨婆曷剌他...(术语)有形质碍之法,无知觉之用者谓之色,反之而无形质可见,有知觉之用者,谓之心。在于诸法,谓之色心,在于有...据观无量寿经之记载,自劫初以来,诸恶王为贪王位而杀害亲父者,已有一万八千人。 p72...【四道】 指断除烦恼、证得真理的四种过程,依此可证得涅槃之果,为一切佛教修习方法之概括。此四道为:一、加行道...为我国小乘佛教宗派之一。又单称“允”。教徒多为分布于云南德宏、镇康、耿马等地之傣族。又分允巴、允损二支派,二...指于佛之教法闻持而不忘。又作闻持陀罗尼、法总持。为陀罗尼之一。菩萨地持经卷八(大三○·九三四上):“云何法陀...(术语)逼于剧苦而身热心恼也。法华经信解品曰: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我们经常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而生气。曾经有人告诉我,有一次当他正在气头上时,因为忽然想起我说过的两句话:慈悲没...
众生在三界六道的因果法则当中轮回,是业力所感,是不需要愿就可以去了的。比如修五常、五戒能得人身;破五戒,则得...
发愿有什么重要性呢? 净土宗讲信愿时再再强调发愿的重要性。净土宗第十二祖彻悟祖师在语录上讲:净土门中,以愿为...
《持世经》云:菩萨观心,心中无心相。是心从本以来,不生不起,性常清净。客尘烦恼染,故有分别。心不知心,亦不见...内心苦,倒霉遭遇无休止 1950年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栎阳镇朝邑村的王建人,1995年,看见别人种西瓜很赚钱,王...
一、愿我先世及今身所种善根,常系在心,终不忘失; 二、愿我回向菩提常得供养一切诸佛,永不生无佛国土; 三、愿我...
我看到许多人每天都背着两个大包袱一个是珍宝包袱,一个是垃圾包袱。 所谓珍宝的包袱,就是我对,我好,我了不起,...有不少人常常觉得,自己的工作顺利,甚至事业做得也还平顺,生活范围相当广阔,但是内心世界或行为模式却总是像受到...
理障
【佛光大辞典】
上篇:理长为宗 | 下篇:琵琶 |
顿教和渐教。顿教是立刻速成的教法;渐教是逐渐成功的教法。...
黄檗
劝诫二门
四翳
死想
义成殿
色心
一万八千人
四道
耿允派
法陀罗尼
热恼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圣严法师《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没有「愿」来作导引,念佛也是往生不了

净土法门发愿的重要性

是心从本以来,不生不起性常清净
永不言败:超级倒霉蛋终成千万富翁

受过菩萨戒应发此十大愿
